稀土行业“定价权”问题
2009年,国土资源部刚制订了控制稀土出口的“指标”,就引来欧美国家的质疑和不满,西方媒体称中国此举无异于扼住发达国家高科技产业的咽喉。最近,又有媒体报道,美国会议员迈克·科夫曼力主通过立法,以尽可能降低美国在稀有金属上对外国供应的依赖。 稀土是宝贵的战略资源,有“工业味精”、“新材料之母”之称,广泛应用于尖端科技领域和军工领域。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稀土资源生产、应用和出口国,占据着国际市场87%左右的份额。然而,我国在稀土国际市场上却一直没有“定价权”,往往是以极低的价格出口国外,导致这一战略资源屡屡曝出“土豆价”“白菜价”。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夺回国际市场“定价权”,工信部在2009年7月中旬组织专家论证通过了《稀土工业发展专项规划(2009-2015年)》和《稀土工业产业发展政策》,目前处于征求建议阶段。 中国稀土行业自身无序竞争是丧失稀土国际市场“定价权”的关键所在。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就开始大规模开采、加工稀土,然而,大大小小的厂家都去开矿加工,违规开采、争相压价,成了稀土产业的“痼疾”,这让中国稀土出口时非常被动。 所以如何解决稀土行业“定价权”问题,成了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笔者以为,解决稀土行业“定价权”问题,首先,应当对目前稀土产业进行整合和重组,组建稀土产业的大型集团,以“握紧拳头,一致对外”,提高我们在稀土国际贸易中的谈判地位和话语权。 其次,政府应当鼓励稀有金属的高附加值和制成品出口,鼓励外资在稀土冶炼分离方面进行投资,从而带动整个稀土产业升级,以改变目前我国在稀土国际市场中的初级贸易地位。 另外,国家应该开始建立稀有金属储备制度和基地,有计划地提高稀有金属储备规模,以加大对稀土资源的保护。这也将有助于我们在稀土国际贸易中占据主动,掌握“定价权”。 目前,对于稀有资源的争夺,各国间的“暗战”早已展开。“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是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南巡考察时的一句话,这句话道出了中国稀土大国的地位,不过,我们应该利用好把握好这一资源优势,在稀土国际贸易中占据主动权,而不是将“定价权”拱手让人。
免责声明:上文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并无义务对其原创性及内容加以证实。对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或图片)的真实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参考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制作、转载、同意会员发布上述内容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认可、同意或赞同其观点。上述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决策之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对上述内容有任何异议,请联系相关作者或与本站站长联系,本站将尽可能协助处理有关事宜。谢谢访问与合作! 中钨在线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