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钢稀土十年颗粒无收
不会停产,而且还会继续扩大产能。
12月12日晚,内蒙古稀奥科镍氢动力电池公司(下称“稀奥科”)总经理李金华在接受记者的独家采访时,作了如上表述。
如果从1999年筹备项目之日算起,包钢稀土进军镍氢动力电池领域已达十余年,但其实施相关项目的子公司稀奥科直至2007年才开始生产合格产品。虽然其间对生产线几度改造,但时至今日,稀奥科仍在亏损中。对此,行业人士称,稀奥科的这条生产线转去生产别的可能性不大,但“新能源车卖得不好,私家车又不用,没需求,电池就没有销路”。
歉收
资料显示,稀奥科最初是包钢稀土与美国几家企业共同投资成立的合资企业。2011年4月,美方同意在接到25万美元的补偿后,退出其所占股权,包钢稀土实现对其100%持有。
按照稀奥科的官网介绍,公司有年产700万只D型镍氢动力电池的设计生产能力。
但其生产线几经改造,耗费大量资金,并没有获得好收成。
包钢稀土进军镍氢动力电池领域虽然可以追溯到1999年,但稀奥科在2007年以前一直无法正式投产。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包钢稀土在镍氢动力电池生产线上至少投入5.64亿元(以截至2002年底投入金额5.04亿元加上支付日本方改造费用5900余万元估算,不包括发生的其他费用)。而此时的稀奥科已连续亏损,原因是,稀奥科电池的产品还处于市场开拓阶段,因生产未达到设计产能导致单位产品成本较高。
到了2009年,包钢稀土不得不再次对稀奥科生产线进行改造,以达到生产混合动力汽车用镍氢电池目标。但改造后的生产线运行情况和项目盈利情况仍不理想。
“目前还在亏损,但亏损额度已经在缩小了。”12月12日,李金华对记者说,上述改造已经完成,但产量还不是很大。
在业内人士看来,稀奥科的生产线经过改造后,镍氢电池这块也有部分出口到美国做配套电池,“国家没有补贴,国内哪个汽车厂家用呢,老百姓也没法承担”。
李金华也称,国内市场确实没有起来,“生产出来没法卖,(因为)没有哪个汽车厂能够批量销售”。
据了解,稀奥科生产一直未中断,国内的市场小,主要是出口欧洲、美国等地区。“因为市场消化不了那么多。”稀奥科销售部人士如是称。
赌前景
在北京宏福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吴建民看来,镍氢电池,主要是国家支持力度不够,“国家现在把主要支持(力度)放在锂电池这块了”。
目前,国家在大力整治铅酸电池的同时,对锂电池的发展似乎更有偏爱。“从发展角度看,锂电池更有优势,同样的体积下可以储存更多的能量,从国家层面是要鼓励有前景的东西。”稀奥科储氢合金公司一位管理层向记者表示。
反观镍氢电池,虽然从1994年就开始发展,但目前国内做混合动力电动车的还比较少,国家又没有相应补贴。“虽然(稀奥科)能力在那放着,但是市场需求不旺盛,它没办法铺开生产,电池就没有销路。”
在上述管理层看来,国家如果支持新能源车用镍氢电池,这是个很大机遇,但“如果不在这块投入,过个十年八年也就死了”。
镍氢电池企业并非没有机会。跟镍氢电池相比,锂电池虽然能量比较大、重量较轻、体积比也比较大,其安全性能到现在没有彻底解决。“除了安全性能,目前锂电技术专利掌握在日本人手里,现在突破不了。”上述管理层说,锂电池还只是概念的东西,不像镍氢电池可以大量产出。
这让李金华看到了希望。“镍氢电池技术很成熟,不存在安全问题。”他说。
李金华认为,镍氢电池未来仍有前景,“现在国家政策不明确,未来新能源汽车规划2012年到2020年出来了,镍氢(企业)马上就会好起来”。
12月12日,他向记者明确表示,稀奥科未来不但不会停产,而且还会扩大生产。
不过,李金华的这一判断,颇有放手一搏的味道。因为时至今日,国家在对镍氢电池和锂电池的最终选择上仍存争议。“前三四年,大家都上锂电池,后来国家政策的风向有点转了,说是锂电池可在特定条件下发展,对镍氢电池是鼓励发展,但还要看最终倾向。”上述管理层说。
在接受采访时,吴建民还告诉记者,国家如果补贴镍氢电池企业,不只是稀奥科,国内很多其他电池企业都会上的,“现在稀奥科的技术在国内排不上,像比亚迪、科力远比它强很多”。
稀土供应商:中钨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详情查阅:http://www.chinatungsten.com
订购电话:0592-5129696 短信咨询:15880262591
电子邮件:sales@chinatungsten.com
手机网站:3G版:http://3g.chinatungsten.com
WML版:http://m.chinatungst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