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和稀土*ST天成“闪婚”迷雾重重 最后的救赎惊现种种诟病
连拉11个涨停板之后,*ST天成走势始显疲态,折腾几天后股价便调头向下。从最初承诺注入非煤炭资产,到最终蹊跷地与盛和稀土“闪婚”,不到一年的时间里,*ST天成的一举一动让众多投资者心跳不已。
股东的诘问、媒体的质疑、业界的担忧,*ST天成这场“最后的救赎”迷雾重重:以前不搭边的两家公司为何突然千里相会?大股东煤销集团“到嘴的肥肉”拱手于人背后有何玄机?矿业大佬汉龙集团手握“君子协定”缘何“被踢出局”?出身复杂的盛和稀土是否还能风采依旧?神秘来客伊犁控股身份模糊意欲何为……一连串出乎常理的现象缠绕在一起,让*ST天成的重组扑朔迷离。
伴随着调查的深入,试图探究真相的记者,听到了一个与稀土相关的精彩财富故事,至于其中的玄机,有关利益方尚未给出一个合乎逻辑的说法。有专业人士指出,时过境迁,如今市场“三公”原则已深入人心,迷雾笼罩下的重组案前景难料。
成都盛和往事
一切来得很突然。8月1日,已处退市边缘的*ST天成宣布,要重金收购乐山盛和稀土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盛和稀土”).*ST天成二级市场随之沸腾,股价一涨再涨。
但是,对于成都温江区和盛镇的诸多居民而言,谈及盛和,不少人脸色大变,尽管盛和已经搬到了乐山。
故事已经过去十多年了,但盛和的身影依旧。十五年前,成都盛和实业有限公司(下称“成都盛和”)出现在成都温江区和盛镇舒家渡,紧邻镇上最繁华的大同街,而离工厂大门不足十米的地方,静静的杨柳河穿城而过,工厂四周,大多是民居,附近还有一所职业学校。
成都盛和进驻之前,那片宽阔的厂区其实是一个砖瓦厂,后来砖瓦厂垮掉了,成都盛和就搬到了厂里。1998年3月,成都盛和开始在此生产。
“当时四川省内有很多类似成都盛和的稀土厂。”8月10日,接近盛和稀土的一位要求匿名的知情人士说,在那个年代,“稀土贱如白菜”,很多稀土厂并不赚钱,不过,国家实施稀土产品出口配额许可证制度,一些企业靠倒卖出口配额指标还可勉强支撑。后来,监管部门对出口配额许可证进行清理,因一直在加工生产稀土产品,成都盛和的出口资格被保留下来了。在该知情人士看来,被保留下来的出口资格成了成都盛和后来发家的“金字招牌”。
“他们生产的应该是稀土的初级产品。”8月26日,70多岁的王强(化名)指着门前的厂区说,当时他们都不知稀土为何物,只是经常看到有汽车进进出出,生意不错。王强能清晰地指出厂区主要位置的生产功能。如今,厂区已荒废十多年,厂区四周,长满密密麻麻的树木。
真正让镇上居民感到害怕的,是后来发生的一连串怪事。王强压低声音说,成都盛和在镇上生产后,工厂周围的一些居民接连患病,一些小孩子接二连三因白血病而去世,村民将这种不祥之兆与成都盛和的污染联系到了一起。“尽管有关部门说环境监测合格,但民间组织的取样分析却显示超标。”王强说,这事件虽然没有定论,但成都盛和的到来确实改变了和盛镇。“只要一刮风,房子顶上、窗户上都积满一层厚厚的白灰。”王强指着荒废的厂区说,只要成都盛和一生产,他家就得关门闭户。而更激怒和盛镇居民的,是成都盛和往杨柳河排污一事。“在成都盛和发展最好的时候,矛盾彻底激化,当地村民围了厂,工厂外围的门窗被砸得稀烂。”王强说,此事在当地影响相当大,经过多次与政府沟通,成都盛和不得不搬出和盛镇。
王强的说法得到了镇上多位居民的证实。
2001年,按照四川省发改委稀土办的要求,成都盛和迁入乐山市五通桥稀土工业集中区,并更名为乐山盛和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盛和有限”)。
发家“金字招牌”
虽然是看着工厂兴废,甚至还与成都盛和的厂长周继海相熟,但王强一直不清楚成都盛和到底是谁控制的。对于这一点,*ST天成也未多说。900多页的重组草案,只能从很小部分文字中看出些端倪。在厂子搬迁乐山后,成都盛和直到去年才被注销,而注销前其第一大股东是峨眉山科盛,后者成立于2000年3月29日。显然,成都盛和比峨眉山科盛早三年成立,这意味着成都盛和在2000年3月29日后股权发生过变动,峨眉山科盛所持有的成都盛和40%股权应是来自他人名下。
值得注意的是,盛和稀土股东王全根、伍景晖夫妇及自然人崔宇红,不仅直接持有成都盛和、峨眉山科盛股权,还通过投资设立成都嘉瑞间接持股,背后玄机耐人寻味。错综复杂的股权腾挪,让人很难看清成都盛和成立之初的股权结构,从重组草案中更是难以找到答案;搬迁乐山后,盛和有限股权也发生了多次腾挪,更加令人眼花缭乱。
伴随稀土价格的波动,盛和稀土的发展也起伏不定。“2007年以前,稀土价格依然没有起色,像白菜价一样贱卖,整个稀土相关产业环节并无多少利润可言。”四川一位稀土界资深人士说,直到2007年,国家逐步减少稀土出口配额,稀土价格才因此水涨船高。据四川冕宁县一位稀土企业负责人介绍,1994年前后当地的稀土价格每吨不到1000元,随着2007年当地整治稀土矿权,稀土价格开始新一轮上涨,每吨价格破万元。
随着资源地稀土矿权的整合,大批小稀土开发商被迫停产,特别是在2009-2010年期间,乐山当地很多稀土加工企业因缺乏原材料而纷纷停产。虽然盛和稀土也受到影响,但由于其拥有“金字招牌”――四川唯一一家获商务部出口配额资质认证的稀土冶炼分离企业,这为该公司“麻雀变凤凰”的故事增添了分量。
“盛和稀土的原材料主要来自四川冕宁县,后来由于当地稀土矿权整合,江西铜业集团几乎掌控了当地的稀土精矿资源。”前述不愿具名的知情人士说,近几年盛和稀土也开始从外地采购原材料。在该人士看来,四川唯一的出口配额资质、稀土价格大涨,使得盛和稀土2008年至今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重组草案显示,相较2009年底,截至今年一季度,盛和稀土总资产已经增加了四倍之多,其净利润去年达到顶峰5.44亿元,而2009年底仅有2421.43万元。“2010年,公司就启动了上市工作。”前述知情人士称,当时盛和稀土按照上市公司构架改组董事会,聘请机构进场,准备在深圳中小板发行2700万股,募资4.45亿元,投入2万吨/年高效催化剂等4个项目。这一说法与四川省环保网公布的一份环保核查报告相关内容一致。
半路“君子协议”
一切看似都在按计划顺利进行,孰料“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四川矿业界大佬:四川汉龙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汉龙集团”)。据前述知情人士透露,起初,汉龙集团表达了要入股盛和稀土之意,但遭到了盛和稀土内部股东的抵制,尔后,在有关方面的介入下,“盛和稀土被迫接受入股一事”。
2011年10月29日,汉龙集团在成都举办新闻发布会,宣布与盛和稀土及其股东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下称“综研所”,实际控制人为财政部)、四川省地质矿产公司(下称“四川地矿”)签署重组框架协议,以盛和稀土为主体组建新的股份公司,综研所、四川地矿及汉龙集团分列前三大股东。重组完成后,新公司年产值计划达30亿-50亿元。当时,汉龙集团副总裁孙万章仅称,将以现金入股和资产换股两种方式入股,前三大股东持股比例将超过50%。
这相当于汉龙集团与盛和稀土的一个“君子协议”。但此事在盛和稀土股东中引发强烈反应。“当时盛和稀土内部为了抵制汉龙入股,甚至设想过改换上市平台,利用盛和稀土下属的控股子公司IPO……”
其实,汉龙集团与盛和稀土多少有些渊源。近年来,汉龙集团大力发展矿业,先后在国内外收购了大量的矿山及上市公司,引起外界广泛关注。在稀土领域,汉龙集团与盛和稀土股东四川地矿合作成立四川汉鑫矿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汉鑫矿业”),后者在四川德昌县拥有稀土矿权及采选厂房,是德昌县当地两大稀土公司之一。不仅如此,盛和稀土亦从德昌县采购稀土原材料,汉鑫矿业亦可能通过第三方向盛和稀土供应原材料。
“更为重要的是,随着稀土未来的前景逐渐被发掘,四川方面已不满足于仅仅收取稀土企业税收,亦想介入整个产业链,获取更多的利益。”前述四川省稀土界资深人士说,此前,四川省曾有人提议组建一家超级稀土贸易公司,辖区内的稀土产品全部交由该公司对外销售,但最终未能成行。四川方面的另一个考虑是,近年来四川多地已在培育稀土下游应用产业链,在上游拥有更多的话语权也有利于下游产业今后的发展。正因如此,在前述接近乐山盛和的知情人士看来,汉龙集团入股,背后亦隐藏着地方与中央利益的博弈。不过,8月1日*ST天成的重组公告显示,汉龙集团并未成为盛和稀土股东。由于汉龙集团负责此事的总裁在国外出差,记者无法联系其就盛和稀土此举发表评论,汉龙集团亦未透露后续该如何处理此事。
悔婚闪婚悬疑
盛和稀土为何撕毁“婚约”,而选择与*ST天成闪婚?前述知情人士说,除了有抵制汉龙集团的意图外,盛和稀土也迫于自身经营压力,“自去年以来,稀土价格大跌,稀土企业利润出现较大波动,盛和稀土原本的IPO计划也因此受阻”。该人士说,稀土企业业绩受价格波动影响非常大,虽然盛和稀土能够满足中小板上市的基本要求,但外界也难免会质疑公司业绩的可持续性。
财报显示,2009―2011年,盛和稀土的净利润分别达2421.43万元、1.7亿元和5.44亿元,但今年第一季度,该公司净利润只有1235.35万元,业绩颓势初显。重组草案预测,盛和稀土2012年预计实现净利润1.53亿元,2013年预计为1.54亿元,其对未来市场的判断可见一斑。不仅如此,商务部近日发布的第二批次稀土出口配额安排文件显示,盛和稀土本次仅获102吨轻稀土出口配额指标,中重稀土指标为零,呈下降态势,若全年稀土出口配额减少,将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较大影响。
更让人担忧的是,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包括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国家在内的稀土矿山开发和冶炼等多个项目均加速建设,预计下半年将会陆续投产,主要集中在轻稀土方面,成本低廉、产量可观。这意味着全球稀土供应格局将发生质变,稀土价格未来将会出现大的调整。
在此大背景下,经过华融证券牵线搭桥,*ST天成与盛和稀土闪电联姻:*ST天成向山西焦炭集团出售所有的资产、负债,评估作价1.93亿元,同时发行新股购买盛和稀土99.9999%股权,评估作价22亿元;华融证券、华融资产受让*ST天成现有大股东山西煤销集团持有的*ST天成2132万股,山西煤销集团仅余1000万股,其中,华融证券受让1632万股,华融资产受让500万股,以每股10.87元受让价计算,两家公司合计斥资2.32亿元。资料显示,华融两公司与盛和稀土的实际控制人均为财政部。
山西煤销为何要将到嘴的肥肉拱手于人?如此做法让人匪夷所思。不仅如此,盛和稀土今年一季度新增的第一大客户伊犁控股有限公司的做法更加诡异。
重组草案显示,今年一季度,伊犁控股向盛和稀土购买了7278.58万元的产品,交易金额占盛和稀土当期营业收入的40.68%,成为盛和稀土第一大客户。而在此之前,伊犁控股从未出现在盛和稀土的前五大客户名单中。伊犁控股到底为何方神圣?
香港注册署出具的注册资料显示,伊犁控股的唯一持股人是一家名为“COTY RESOURCES LIMITED”的法人团体,后者注册地为“英属维尔京群岛,托托拉岛罗德城,438号邮箱,棕榈林镇”。伊犁控股如此复杂的股权架构耐人寻味。
值得注意的是,盛和稀土现有股东崔宇红,持有北京瑞镨天贸易有限公司45%股份,同时在香港注册了Poly International Resource Limited。上述两家公司均从事稀土贸易活动,与伊犁控股之间又有何关联?
“盛和稀土重组*ST天成,除了要面对未来业绩大幅下滑的可能性外,要完成此次重组,有两个问题将是难以绕过的两道坎,必须给相关各方以合理的解释:一是重组前夕的股权转让到底是何原因,是否存在有突击入股的投机行为?二是伊犁控股背后的股东到底是谁,是否存在关联交易?”前述接近盛和稀土的知情人士称。
稀土供应商:中钨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详情查阅:http://www.chinatungsten.com
订购电话:0592-5129696 短信咨询:15880262591
电子邮件:sales@chinatungsten.com
手机网站:3G版:http://3g.chinatungsten.com
WML版:http://m.chinatungsten.com
免责声明:上文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并无义务对其原创性及内容加以证实。对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或图片)的真实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参考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制作、转载、同意会员发布上述内容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认可、同意或赞同其观点。上述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决策之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对上述内容有任何异议,请联系相关作者或与本站站长联系,本站将尽可能协助处理有关事宜。谢谢访问与合作! 中钨在线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