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产业国家专营或将来临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从事稀土矿开采的企业有70家,从事稀土冶炼分离的企业有100多家。由于生产方式过于粗放,生产秩序相对混乱,对稀土资源滥采乱挖的现象比比皆是,破坏了资源和环境。专家估计,南方5省的中重型稀土储量原有150万吨,但目前只剩下60万吨,按现在的开采速度,10年就开采完了。
3月13日,美欧日宣布向WTO提交对中国稀土出口管制的诉讼,胁迫中国政府解除稀土出口的限制措施。我国政府表示,为了保护资源和环境,必须限制稀土出口。同时,为了珍惜我国宝贵的稀土资源以及可持续利用,全国稀土行业将加快整合重组,从源头上对稀土资源进行控制。
打响资源环境保卫战
以低廉的价格长期从中国进口稀土,当中国出台限制稀土出口政策后,使得美欧等西方国家如坐针毡。3月13日,美欧日宣布向WTO提交对中国稀土出口管制的诉讼,胁迫中国政府解除稀土出口的限制措施。“这场针对中国的稀土出口贸易诉讼显然站不住脚。”工信部部长苗圩强调,“一旦被起诉,中国将主动应诉。”商务部条约法律司负责人也表示,中方政策目标是为了保护资源和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无意通过扭曲贸易的方式保护国内产业。
“虽然此次诉讼的焦点围绕在出口配额和出口关税上,但深层次的问题却是世界各国对稀土资源的争夺。”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汤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近期中国政府限制稀土出口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量:首先,稀土的开采和加工会造成大气、地表水、土壤等各方面严重的环境污染;第二,过去10多年来国际市场稀土供大于求,中国厂商毫无定价主导权,价格一路走低,出现了 “金子卖白菜价”的局面;第三,由于中国本身也是全球最大的稀土消耗国,按照现有生产速度,中国的稀土储备只能维持15~20年,最终可能自己都需要进口。“上述诉求是合情合理的,因此近年来中国对国内稀土的开采和贸易实行了严格的控制。”
稀土原料,是军工产品和高科技产品不可或缺的材料。据记者了解, 我国稀土资源约占全球总量的36%,却长期承担着全球90%以上的稀土供应。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的稀土储量分别占世界的13%、19%和5.4%,但这三个国家的稀土产量几乎都为零。美欧各国以很便宜的价格大量从中国进口,并当作战略资源大量储存。业内专家认为:“把稀土矿储藏到最后不开采的国家,就比那些早早把稀土矿开采完的国家要主动的多。”
由于过度开采,我国稀土储量从上世纪70年代占世界总储量的90%,已经下降到目前的36%,但是其产量仍然占世界总产量的97%。而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稀土供应国,直到1999年后逐步停采本国稀土,而依赖于中国等国的进口。数据显示,仅2001~2004年,美国稀土进口总量的76%都来自中国。
“这种不平衡的贸易格局极不合理,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一方面需要大量的稀土,另一方面却关闭了本国稀土矿井,直接从我国进口稀土,要求中国放开出口以满足自己本国之需。如果世界范围内的另外七成稀土储量被启用,完全能够弥补中国产量下降的缺口,全球稀土供给仍将保持平稳。”中国稀土学会秘书长张学文认为,在当前世界多国自身储有大量稀土资源的情况下,却依靠中国的稀土出口来发展其国内相关产业,如今却反过来问罪我国的稀土出口政策,显然是没有道理的。
饱受环境破坏之苦
“稀土开发如果像过去那样私挖滥采,破坏资源和环境,有些品种按照现在探明和实际的开采量可能只够20年,而资源的枯竭将是对全人类的巨大损害。”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近日表示。
目前,我国的稀土储量正以惊人的速度下滑。同时,在稀土资源的开采和生产过程中,稀土元素开发过程中的废渣、废水、废气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要对此进行修复,则要付出高昂的治理成本。
在
中国稀土界有“南赣州、北包头”之说的赣南,虽然其黑钨储量和离子型稀土储量全国第一,但由于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约束的矛盾突出,据称,如果要对开采稀土等矿产破坏的土地进行生态修复,初步预计资金投入将高达380亿元以上。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寻乌县副县长廖丽萍在全国两会期间表示,上世纪70年代以来,“搬山运动”式的稀土开采,除了严重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外,甚至影响到广东、香港等东江源下游人口的饮水安全。寻乌县的遭遇正是中国在稀土开发中付出环境代价的缩影。长期以来,拥有世界上储量最多、品种最全稀土资源的中国,非但没有从宝贵的稀土资源中获得应有的利益,反而饱受环境破坏之苦。
由中国环境保护部颁布、2011年10月1日起实施的《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对稀土工业企业水污染物和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监测和监控提出了更高要求。国土资源部2010年就明确表示,到2012年6月30日前,原则上暂停受理新的钨矿、锑矿和稀土矿勘查、开采登记申请。
“可以确定的是,今后稀土开采准入的环保门槛只会越来越高。”中国稀土学会秘书长张学文认为:“稀土行业不能再走掠夺式开发的老路,更不能再以白菜价流向国内外市场。”我国出台稀土资源管控政策的目标是保护环境,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因此,当务之急应该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破解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过度开发和出口商的恶性竞争等问题上。他建议,加快立法,把稀土资源的保护上升到法律的高度。此外,通过对稀土开发企业征收高额资源税,补偿资源开发造成的环境污染治理恢复,确保经济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
整合大幕已启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从事稀土矿开采的企业有70家,从事稀土冶炼分离的企业有100多家。由于生产方式过于粗放,生产秩序相对混乱,不负责任的矿商对稀土资源滥采乱挖的现象比比皆是。专家估计,南方5省的中重型稀土储量原有150万吨,但目前只剩下60万吨,“如果按照现在的开采速度,10年就开采完了”。
工信部部长苗圩日前表示,稀土资源是关系国家利益的重要战略资源,必须加快从源头上对稀土资源进行控制,加快行业的整合。未来将只保留2至3家大型稀土企业。
作为整合的开门大戏,3月14日,《中国北方稀土(集团)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组建方案(征求意见稿)》已提交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信部已原则同意方案提出的稀土企业集团组建步骤。北方《组建方案》以我国北方轻稀土为主,将由包钢集团公司牵头,联合甘肃稀土集团公司,吸收四川、江西、山东等地骨干企业共同发起设立中国北方稀土(集团)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据悉,按照工信部、国家稀土办的要求,内蒙古自治区经信委正在抓紧落实,尽快完善中国北方稀土企业集团组建方案,同时完成自治区稀土上游企业整合淘汰工作总结,并上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北方稀土集团的批复与建立,标志着中国稀土行业整合大幕的开启。
对于整合难点的南方,专家认为,江西赣州的稀土产业比较分散,整合潜力比较大。同时央企和地方国企对采矿权的争夺将会更加激烈。整合上游资源、大型企业集团居主导地位的局势图已非常明晰。
民生证券分析师刘为国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说:“整合对于大型稀土企业肯定是有好处的,一些龙头企业有望收编更多的稀土公司,掌握更多的资源。”同时,对稀土产业进行整合有利于稀土价格的反弹。
稀土界权威人士向中国商报记者透露,为了配合行业整合,稀土也将走上类似于烟草业的国家专营模式,稀土专用发票也将择机推出。截至目前,税务总局对于稀土专用发票相关企业、品名的调研已陆续结束。稀土专用发票的推行遵循“整合为先”的大原则,即在完成稀土产业整合的地区先行试点稀土专用发票,然后再择机推向全国。随着稀土专用
发票的适时推出,稀土也将走上国家专营模式。中投顾问认为,从实施步骤来看,先展开试点更加合理,有利于及时发现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且稀土专营与行业整合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开展稀土专营有利于推动行业整合。
随着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中国稀土产业将步入健康的发展轨道。
免责声明:上文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并无义务对其原创性及内容加以证实。对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或图片)的真实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参考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制作、转载、同意会员发布上述内容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认可、同意或赞同其观点。上述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决策之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对上述内容有任何异议,请联系相关作者或与本站站长联系,本站将尽可能协助处理有关事宜。谢谢访问与合作! 中钨在线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