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稀土产业化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昨日提供的消息说,经过十多年的科技攻关,中国已成功开发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品质稀土金属及合金产业化制备技术,打破了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材料保障。
被称为工业“维生素”的稀土,是17种元素的统称。上世纪80年代至今,随着稀土磁性、催化等材料的快速发展,全球稀土应用大幅增长,一些国家甚至将其列为本世纪的“战略元素”。其中,高性能稀土功能材料已成为汽车、电子、IT、新能源、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领域的重点支撑材料。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预计,未来10年,以磁性材料、新能源材料为核心的稀土功能材料仍将是稀土应用的重点,也是国际尖端技术领域竞相争夺的战略制高点。稀土磁性材料、新能源材料需要高品质的稀土金属和合金作为基础原材料。
中国是世界公认的最大稀土资源国,稀土储量大,矿种全。经过近50年的发展,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稀土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稀土冶炼分离产品产量占世界稀土总量的90%以上。但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稀土金属产业规模较小,生产工艺落后,产品纯度低。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张世荣介绍说,为了改变中国稀土金属及其合金生产技术、设备落后和产品档次低的现状,突破国外的技术封锁,中国加强研发,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张世荣表示,通过技术攻关,中国提高了稀土金属冶炼水平及产品档次,高纯稀土金属纯度≥99.99%,单炉产能提高了10倍以上,能耗降低六成左右。中国的钕铁硼磁体已进入国外垄断的高新技术领域。
张世荣所在的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是中国有色金属行业规模最大的综合性研究开发机构,为“两弹一星”、“神舟飞船”等提供了一批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材料。其中,该院下属的稀土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提供的技术,支持了全球65%以上的稀土产品生产。
免责声明:上文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并无义务对其原创性及内容加以证实。对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或图片)的真实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参考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制作、转载、同意会员发布上述内容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认可、同意或赞同其观点。上述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决策之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对上述内容有任何异议,请联系相关作者或与本站站长联系,本站将尽可能协助处理有关事宜。谢谢访问与合作! 中钨在线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