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债阴影笼罩全球经济 大宗商品铜供应过剩
2011-11-18 10:40:57 信息来源:财讯网
2011年最“抢眼”的欧债危机到了年底仍然 没有头绪,经济增长的悲观情绪笼罩着全球经济的发展预期,而事实上,经济增长的确在进一步放缓,在一些央行的宏观货币政策报告中,已经频繁出现“固定资产 投资放缓”的字眼。而一些商品统计数据似乎在印证着经济放缓的端倪——世界金属统计局(WBMS)昨天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全球铜市前9个月供应过剩达23.68万吨,这一数字已超过去年全年的过剩量——2010年全年铜供应过剩量仅为1.82万吨。
今年1月到11月,上海期货交 易所CU1201合约的价格已经从最高时逾77340元/吨经过长时间震荡,到9月就开始一路下滑,最低跌至10月21日的50760元/吨,而目前的价 格也一直徘徊在57000元/吨左右。上海中期期货金属分析师方俊锋表示,今年市场的特点是,铜产量下降,但是需求的下降比产量下降的速度还要快。一些铜 消费企业不敢买货,库存量非常低。他认为,铜等原材料还将维持一段时间的过剩格局。
而外盘方面,瑞达期货认为目前数据表明前期于10月18日入场的多头逐步退出铜市,暗示外盘基金对铜价未来走势略显悲观。
回头看铜在上半年的走势,虽未大涨,但是基本在高位震荡,还曾创出年内新高。而上半年欧债危机似乎有所缓和,市场对全球经济的判断也不如现在这样如此悲观,所以一些大宗商品的分析师还曾作出过铜可能会供应短缺的判断。但事实上,那时恰恰是欧债危机的“发酵期”。
世界金属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9月全球精炼铜产量较上年同期增加1.85%至1463万吨,中国铜的表观消费量(即全国产品+净进口量)则下 降7.7万吨至560.2万吨,而中国的需求量占到全球需求的38.9%。作为全球铜的消费大国,中国的一举一动牵动着全球铜市场价格的神经。
而中国铜表观消费量的减少从进口数据中可以得到佐证。中国海关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中国进口未锻造铜及铜材311.23万吨,较去年同 期的359.62万吨减少48.39万吨,同比减少13.5%。“中国几乎没有铜的出口,进口量减少幅度之大,是全球铜供应过剩的原因之一。”方俊锋认 为。
“中国买什么什么就贵,中国不买什么什么就便宜。因为数量之大对市场价格是有绝对的影响力的。”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也有分析认为,今年铜供应大量过剩的原因与中国炒家不再囤铜炒铜息息相关。
“现在价格并不算太高,有需求的企业在此低价位仍然会继续买进铜。欧债危机等因素对期货市场的价格影响会更大一些。”一位铜贸易商告诉记者。
免责声明:上文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并无义务对其原创性及内容加以证实。对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或图片)的真实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参考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制作、转载、同意会员发布上述内容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认可、同意或赞同其观点。上述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决策之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对上述内容有任何异议,请联系相关作者或与本站站长联系,本站将尽可能协助处理有关事宜。谢谢访问与合作! 中钨在线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