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换基础设施 华刚矿业刚果铜钴矿存风险
2011年11月17日 21世纪经济报道
作为中国在非洲投资的里程碑项目之一,华刚矿业股份有限公司(Sicomines,下称华刚矿业)旗下的刚果(刚果(金),下同)铜钴矿项目并非外界想象的那样进展顺利。 近日,华刚矿业EPC工程总承包商中冶集团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恩菲工程)一位不愿具名的知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虽然刚果政府承诺确保中国投资方 可以获得19%的投资回报,但由于税收、内部回报率和会计准则等尚未明确,加上铜矿价格下跌,华刚矿业铜钴矿项目对中方来说,“风险相当大”。 公开资料显示,华刚矿业是由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铁)、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下称中水电)、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友钴业)组 成的中方财团于2008年与刚果政府指定的刚果国家矿业总公司根据“资源换基础设施”的合作协议共同设立的一家矿业公司。 在这笔合作协议中,中方财团承诺出资90亿美元,用于在刚果全国范围内修建公路、铁路、医院、学校、大坝和矿产开发。作为回报,刚果政府将位于加丹加(Katanga)省东南部的铜钴矿采矿权转让给中国联合投资方。 该合作为中国在非洲最大一笔资源换基建交易,后来由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施压,交易规模缩减至60亿美元,但仍比2009年的刚果国家预算多出10亿美元。 上述知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目前,发改委仍在对项目贷款进行详细审查。
各项条款不透明 2007年,由于西方国家许诺在三年内捐款40亿美元的援助计划迟迟不兑现,刚果政府为减轻巨额外债,开始吸引中国企业投资,而“以资源换基础设施”的易货贸易方式可以令刚果吸引投资的同时又不增加外债,华刚矿业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的。 根据合作协议,刚果政府将允许中国联合投资方开发储量为1060万吨的铜矿,其中大约有680万吨为探明储量。此外,中方还可以获得42.5万吨至62.5万吨的钴矿以及“所有其他可开发的矿物质”。这些矿山开采的总费用为30亿美元。 本报记者注意到,华刚矿业原来的股权结构是中铁和中水电各持43%和25%的股份,剩下的32%由刚果国家矿业公司持有。2008年6月,中冶集团和刚果不动产公司加入,目前的股权结构为,中铁香港、中铁资源、中水国际、中水港航、中冶集团、刚果国家矿业及刚果不动产分 别持有华刚矿业22%、6%、 16%、4%、20%、 20%及12%的股权。 上述恩菲工程的知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中冶之所以后来加入华刚矿业,是“受发改委指派”,并由恩菲工程负责华刚矿业的可行性调研报告。 这位知情人士进一步表示,尽管协议中注明了刚果铜钴矿的储量,但实际上,中方当初为了尽快拿下采矿权,并没有进行深入的可行性研究,矿山的真实质量依然有待调研。 对中方联合体来说,最大的风险在于各项条款的不确定性。中铁资源的一位人士告诉记者,华刚矿业在基础设施建设成本、矿山开采成本、利润分配、税收等方面的关键条款尚未确定,使得该项目饱受各方质疑。 今年3月份,国际监督组织“全球见证”(Global Witness)发表报告指出,华刚矿业合作协议的内部回报率被设为至少19%,“这份协议所担保的内部回报率从商业角度来看实属高得不同寻常,它不仅消 除了中国各方在交易中的投资风险,还反而将风险转嫁到了刚果政府的头上”。 上述中铁资源人士并不赞同这一观点,“19%的回报率是有前提条件的,例如先替刚果偿还大部分债务、基础设施建设到哪一步才能获得回报等,并没有那么容易实现。”
成本风险 华刚矿业合作的基础是刚果对基础设施需求巨大,但由于刚果城镇之间的距离遥远,再加上刚果盆地的植被茂密、气候炎热,因此,在刚果建造公路和铁路难度很大、成本也较高。 根据华刚矿业交易内容,中方将投资修复2000多公里的铁轨,使其达到现代化的水准,还将新建铁轨1800公里,以便铁路线可以覆盖全国。“一揽子”基础设施交易还包括中方建造学校和医疗设施、住房和电力基础设施。 德勤中国税务合伙人朱桉参与过中国企业在海外“资源换基础设施”的相关中介工作,朱桉认为,“资源换基础设施”容易出现黑洞的地方,是对基础设施建设成本的把控。 上述中铁资源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成功履行合同的一个主要挑战是确保基础设施顺利完工,但目前中国企业在成本核算、分配及控制上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上述恩菲工程的知情人士也表示,很多基础设施需要后续资金维护,大学和医院后期的人员雇佣及设备采购费用也非常昂贵,如果没有后续投资,这些工程将可能 成为“面子工程”,甚至烂尾楼,但目前,中、刚双方并没有在这方面达成一致意见,而如果全部摊给中方,30亿美元的预算明显不够用。 另一关键风险在于铜矿价格波动。根据华刚矿业2008年4月的协议,预计项目在2014年开始投产,前两年开采5万吨铜,接下来会达到每年20万吨的产量。业内预测华刚矿业在采矿期内的总收入可能在400亿-1200亿美元之间,但并没有考虑所有采矿成本,这一成本数额巨大。 上述恩菲工程的知情人士表示,实际投产期可能会延迟,运营成本已呈现上升趋势,而铜矿价格下跌将直接影响投资回报,但从长期来看,中国对铜的需求依然被看好。
免责声明:上文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并无义务对其原创性及内容加以证实。对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或图片)的真实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参考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制作、转载、同意会员发布上述内容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认可、同意或赞同其观点。上述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决策之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对上述内容有任何异议,请联系相关作者或与本站站长联系,本站将尽可能协助处理有关事宜。谢谢访问与合作! 中钨在线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