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聚焦中国“地下长城”:核力量远超想象
核心提示:日本《外交官》杂志网站报道称,中国用于存储中国二炮部队核导弹的新建加固隧道长5000公里,综合所有已知数据后,就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核弹头数量比外界原先的最大估计还要多,其各型弹道导弹数目可能达到3600枚之多。
据日本《外交官》杂志网站8月20日报道称,2008年3月,中国中央电视台网络媒体公开了用于存储中国二炮部队核导弹的新建加固隧道。该隧道长5000公里,于1995年开始动工。据称,该隧道深达数百米;这使它可以经受常规导弹或核导弹的打击。解放军报纸曾在2009年12月对这个报道进行了证实。
本应引起巨大震撼的事件却并未被西方媒体注意,而亚洲媒体也基本上没有进行报道。韩国的《朝鲜日报》在进行报道时称之为“地下长城”;华盛顿“詹姆斯敦基金会”的“中国简报”稍后对此进行了报道,但是其报道基本上就是引用了最初的报道。
其实,北京建设加固隧道保护导弹力量没有什么。自冷战初期以来,拥有无法摧毁的二次打击能力一直被各国奉为神一般的标准。从理论上讲,能够经受敌人第一次核打击的军队能够震慑敌人,使之不敢冒险进行打击。如果他知道自己的行动会招致巨大的报复,没有一个清醒的敌人会首先进行核打击。
这种震慑有助于增加中美两国间的战略稳定;长期以来,中国一直保持最小核威慑能力,部署小规模较为基础的洲际弹道导弹。在文章作者看来,只要还剩一枚导弹可以对敌人本土进行报复,最小核威慑就能够让他们打消对中国采取行动的念头。北京一直在进行核武器的现代化,其弹头数量约为150-400枚。即使现在美俄两国开展新军控,这样的力量仍然是比较一般。
但是,最小核威慑能够比中国陆军过去几十年的部署更为有效。“最小”是个比较模糊的概念;此外,中国官员和权威人士一直在就采取“有限核威慑”战略进行激辩,“有限”仍然是个模糊的概念。
据悉,这个隧道工程的规模向外界展示了中国核战略的前景。综合所有已知数据后,就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核弹头数量比外界原先的最大估计还要多,其各型弹道导弹数目可能达到3600枚之多。“地下长城”能够很轻松的存储如此多的导弹。至少,它体现了北京的新选择。美俄最新签署的《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将两国的核弹头数量限制在1550枚;但实际上,两国的核弹头数量可能会维持在2000枚左右。
即便如此,如果解放军秘密改变最小威慑战略,开始在河北隧道能存储数百新型核武器。它将会突然改变战略平衡,实现对美俄的均势,或者接近均势。关于这个问题,人们有必要关注并进行考虑。
免责声明:上文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并无义务对其原创性及内容加以证实。对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或图片)的真实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参考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制作、转载、同意会员发布上述内容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认可、同意或赞同其观点。上述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决策之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对上述内容有任何异议,请联系相关作者或与本站站长联系,本站将尽可能协助处理有关事宜。谢谢访问与合作! 中钨在线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