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壁垒渐行全球 出口业面临挑战
近日,美国能源部制定了关于节能的两项最终法规,并提出了两项议定原则。该法规及议定原则与香港及内地的设备出口商紧密相关。它涉及到国际贸易中家电等产品的节能标准,在无负面评论的情况下,不久后正式生效。
在全球低碳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国际贸易摩擦及贸易壁垒也更多的与“低碳”结合起来。2010年在快速上升的中国对外贸易摩擦事件中,与低碳相关的技术贸易壁垒比例大增。在“碳关税”尚未正式通过生效之时,欧美等国家关于节能标准、碳评级的细小动作,都会引来包括多数发展中国家在内的普遍关注。
而中国出口企业的生存、发展早已与国际低碳贸易发展的大形势分不开。早些时候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系统分析和市场分析研究中心主任姜克隽曾对此评价说:“碳标识之战肯定会打响,关键是中国的企业主动地去打还是被动地去打。”
节能规则成新贸易壁垒
有分析人士认为,美国能源部(下简称DOE)此次出台的两项法规及议定原则,只是对美国早期确定的“碳关税”框架下的充实和修补。
首先,美国能源部将《1975年能源政策与节能法》(EPCA)法规下制造商生产某些特定产品时使用在线认证工具提交认证报告制度(如符合认证管理系统等)的截至期限从2011年7月5日扩展至2012年12月31日。这些产品一般为商用制冷设备、商用加热、通风设备、空调设备、商用水加热设备以及商用自动制冰机等。
此外,DOE还于早期确定在决定是否符合现有标准时采用抽样计划的最终规则。规则要求制造商在7月5日之前向DOE证明其基本型号产品或设备此前并未经过DOE认证。然而,在规则公布后,众多产品制造商表示并不能与7月5日的日期相符合。因此美国能源部同意将日期延长约18个月。
DOE还试探性地决定,商用和工业用风扇、鼓风机和通风柜应该按照《能源政策与节能法》下的A部分中的质量要求生产。若最终确定,DOE将对这些产品制定最低节能标准和测试程序。
DOE还制定了一项针对住宅用炉具和住宅中央空气调节器及热泵的能源节约标准。最终规则正常情况下将于10月25日生效。若无任何负面评论,关于非防寒式气体炉具、移动式家用气体炉具、非防寒式油炉的新节能标准也将于2013年5月1日生效;而防寒式气体炉具以及所有中央空调和热泵产品规则的生效日期为2015年1月1日。
美国“碳关税”框架的构建是从2009年6月开始的。美国众议院通过了一项征收进口产品“边界调节税”法案,实质就是从2020年起开始实施“碳关税”——对进口的排放密集型产品,如铝、钢铁、水泥和一些化工产品,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
对于此次DOE出台的两项最终节能法规及拟定方案,国家发改委外经所国际经济合作研究室主任张建平对本报记者分析说:“在节能规则体系中,他们针对不同类产品会有不同的计量结果和规则,而此次制定的最终法规及议定原则只是整个体系的一个部分”。张建平认为,接下来美国还会有类似的规则出台,从碳核算等多个方面。
“碳足迹”已在世界范围内蔓延开来
商务部去年发布的《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指出,2010年部分国家和地区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形势更加严峻。报告显示,去年首季中国遭遇贸易救济调查19起,同比增长93.5%。而与低碳经济相关联的技术贸易壁垒正趋于增多。
据了解,目前全球已有12个国家和地区颁布了关于碳排放的法规,在其国内企业推行碳标签制度。全球有1000多家大型企业将“低碳”作为其供应链的必需,这包括世界零售巨头沃尔玛:它要求10万家供应商必须完成碳足迹验证。
这意味着,发达国家消费者开始优先选择低碳产品。国际标准化委员会关于“碳足迹”标签的国际标准ISO14067目前已完成草案的拟定,并计划于今年发布实施。有业内人士指出,一旦“碳足迹”认证国际标准出台,商品加注碳标签将不可避免。
英国率先推出了碳标签做法。在2007年专门成立了碳基金,英国鼓励向其国内企业推广使用碳标签。目前英国最大超市特易购已在500多种产品上加贴了碳标签。另外,英国PAS2050《商品和服务在生命周期内的温室气体排放评价规范》,于2008年10月正式发布,目前还在不断修订中。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的副研究员刘玫评价到,是目前世界上首个针对产品和服务的碳排放评价方法学规范。
日本也从2009年4月开始试行碳标签制度,截至今年2月,日本碳标签制度的产品种类已扩大至94类,广泛涉及加工食品、轻工和部分机电产品。日本农林水产省还决定,从今年4月开始实施农产品(000061)碳标签制度,碳标签制度执行范围将由现有的加工食品扩大至整个农产品类别。
与此同时,法国也已颁布“新环保法”,宣布从2011年7月起,所有在法国销售的产品必须提供“碳足迹”标签。
在国内,低碳产品认证也已正式启动。环境标志低碳产品认证为国内首个低碳产品认证标准体系,该体系由环保部在中国环境标志认证基础上研发而成。目前已有11家企业292种型号的产品通过了中国环境标志低碳产品认证。有消息称,除家电和办公用品之外,环保部接下来的重点开发领域是水泥和陶瓷。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的副研究员刘玫介绍说,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正在通过分析中国企业的需求,并参考国际上已有的评价方法和指南,研究适用于中国的企业温室气体核算、管理、减排、报告方法。
“碳风险将是国内企业未来面临的最大风险之一”
“‘碳关税’是悬在中国企业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如果2020年国内企业的生产不能达到国际低碳标准,它将会给出口带来极大影响。”国家发改委外经所国际经济合作研究室主任张建平对本报记者分析说。中国的企业还有近10年的时间来完成降碳。
沃尔玛要求其10万家供应商必须完成商品碳足迹验证,并贴上碳标签。这就是“碳足迹”最显著的影响:它将影响全球超过500万家工厂——其中大部分在中国,这意味着中国大量的相关企业必须进行碳足迹验证,承担减排责任,否则跨国公司的订单将与其无缘。
在外向型经济特征显著的广东、浙江等省份,外贸竞争力一直对低廉的土地、劳动力、资源价格等较为依赖,技术革新能力不足,大多数企业对节能环保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了解甚少。“企业当前需要对国际节能标准有所了解,并做出相应调整。”某企业内人士对记者分析到。
为了帮助企业避免因为低碳贸易壁垒出现损失,国内相关行业组织也采取了行动。在去年,为了帮助企业全面了解全球能效法规及相关标准的最新变化,破解低碳壁垒扩大出口,中国WTO/TBT广州通报咨询中心先后举办了“全球节能法规最新进展TBT说明会”、“温室气体排放和国际碳壁垒TBT说明会”等低碳壁垒系列说明会,共吸引300多家企业代表参加。
国内的轻纺、陶瓷等行业成了应对“低碳贸易壁垒”的积极响应者。福建省的海天轻纺、文兴布业等布业集团在国际贸易形势恶化的时候,早已在第一时间内获取市场信息,积极做好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花费巨资购买高新设备,聘请高端人才进行一系列“绿色环保”产品的生产和监控。
制衣行业面对低碳贸易壁垒也积极的应对。多个服装企业表示:未来将会进一步加大“低碳”产品的研发力度,因为这符合行业趋势。在服装行业内,七匹狼(002029)、九牧王(601566)、虎都、柒牌、四海龙等品牌服装企业在纺织面料的选择上也更倾向于环保型、低能耗面料。
“企业应该从行业标准入手,细化到原料、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进行指标量化,这对企业节能减排的发展十分有利。”湖北省某纺织企业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说,“‘碳足迹’标签认证与其说是一个‘碳壁垒’,不如说是一个通向国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既然逃不掉、又躲不过,企业只有提早做好应对举措,方能在未来的国际市场上谋求更大的市场份额。”
免责声明:上文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并无义务对其原创性及内容加以证实。对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或图片)的真实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参考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制作、转载、同意会员发布上述内容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认可、同意或赞同其观点。上述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决策之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对上述内容有任何异议,请联系相关作者或与本站站长联系,本站将尽可能协助处理有关事宜。谢谢访问与合作! 中钨在线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