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入“高通胀”时代了吗?
编者按: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总体良好,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近日,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蔓延,给全球经济增添了许多不确定性。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国内外都十分关注、关心中国的经济走势,形成了一些讨论的热点。比如,中国是否进入了“高通胀”时代、中国经济是否存在“硬着陆”的风险、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是否可控等。从今天开始,本报在“人民观察”栏目陆续推出“经济热点怎么看”系列报道,与广大读者共同探讨这些热点问题,敬请关注。
6.5%,7月份中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创下37个月的新高,似乎让人有点担心。
其实,在抗击通货膨胀的舞台上,中国并不孤独。
如果把这个水平放在国际上比较,最有可比性的是经济发展阶段一致的金砖四国等新兴经济体:6月份俄罗斯通胀率为9.4%,巴西为6.7%,印度为8.7%,越南为20.82%。
为什么是新兴经济体?难道中国进入“高通胀”时代了吗?
7月通胀率为何创新高
食品价格仍领跑,但当前价格运行依然处于温和可控区间
虽然7月份的CPI在6月份6.4%的基础上继续上行,但整体物价的水平并没有让各方感到意外。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表示,“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没有超出此前社会对物价上涨程度的预期,导致物价上涨过多的主要原因还是食品类价格上涨过多。”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4.8%,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4.38个百分点,占物价上涨的2/3。其中,猪肉价格上涨56.7%,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1.46个百分点,占整个涨价因素的22.5%。
总体看,导致当前物价上涨的原因较为复杂,既有国际输入性较强、货币流动性充裕以及前期自然灾害等因素,也有资源性产品以及劳动力、土地、资金等要素价格上涨累积效应不断释放的影响。但从结构上看,食品价格领跑的特征仍然鲜明。从环比看,猪肉、蛋、水产品价格继续上涨,涨幅分别为7.7%、0.8%和1.2%;鲜菜价格受阴雨天气较多、季节性品种更替等因素影响止跌回升4.1%;受暑期旺季来临影响旅游价格上涨4.6%;拉动食品类和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环比分别上涨1.2%和0.6%,合计影响价格总水平上升0.45个百分点。
如何看待当前物价走势?
国家统计局有关专家表示,7月CPI虽然再创新高,但属于正常水平,没有太大的异动,总体上反映了前期影响物价上涨的一些因素没有根本消除,而且影响仍在继续。
国家发改委的分析认为,从国际比较看,新兴经济体普遍面临较高通胀压力,即便是发达国家如美国和英国的消费价格也上涨了3.6%和4.2%,大幅度超过其2%的警戒线。
从长期趋势看,1978年—2010年,我国GDP年均增长9.8%,CPI年均上升5.56%。今年上半年我国GDP增长9.6%,CPI上升5.4%。从30年经济运行的统计结果看,当前CPI上涨与GDP增长仍然处在一个温和可控的范围。
为应对价格较快上涨,各级政府综合采取了控制货币、发展生产、保障供给、安定民生、加强监管等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已取得了初步成效,当前价格运行依然处于温和可控区间。”周望军说。
本轮通胀成因复杂
经济增长率与通胀率是正相关,本轮价格上涨是诸多因素叠加
CPI持续高位运行,这是否意味着中国进入了“高通胀”时代?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向记者表示,还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个国家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其物价上涨情况也是不一样的。一般说,经济增长率与通胀率是正相关,经济高速增长必然拉高需求,需求增大必然拉高价格。处于高速发展中的“金砖四国”基本都属于这种情况,其他一些国家像越南等甚至达到了两位数的通胀率。
姚景源分析,与改革开放以来几轮物价上涨相比,这次物价上涨的原因复杂。“历史上大的通胀主要是经济过热,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过热造成的。例如1994年的CPI涨幅是24.1%,但是1993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是61.8%!所以以前解决物价问题的办法也简单,就是清理固定资产投资、紧缩信贷。”
本轮价格上涨的原因有国际的,有国内的;有短期的,也有长期的;有深层次的,还有现实的,是诸多因素叠加在一起。
首要的是货币因素。姚景源分析,正常情况下,广义货币增长速度应该是GDP增幅加CPI涨幅,再加上两个百分点左右的系数。按这个标准衡量,这两年我国的广义货币增速显然太高了。“流通中的这么多货币冲到哪里,哪里就有问题。为什么出现炒绿豆、炒大蒜、炒字画,甚至炒宣纸?因为流动性过剩。”
但是,姚景源认为,要历史地看待这两年的货币政策。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和对欧洲的冲击不一样。对欧洲主要是冲击金融体系,对中国冲击的是实体经济。最严峻的时候,我国有15%的企业倒闭,还有20%的企业被迫减产,上千万人失业。现在回过头看,我们当时只能而且必须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启动4万亿投资,否则不可能有今天的局面。“任何经济活动都有成本,有代价,保增长、战胜世界金融危机也有成本,就是今天的流动性过剩,并成为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这是战胜世界金融危机不得不付出的代价,我们别无他路。”
第二是国际因素。本轮通胀比前几次多了输入性因素。过去我国对外依存度不像现在这么高。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原油、铁矿砂、铜矿砂的对外依存度都在50%—60%的水平。中国和世界经济已经结合成一体了,国际市场任何风吹草动都能反映到国内市场。
2008年后,各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方法主要都是“发票子”,全世界都是流动性过剩,所以直接推高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今年一季度,我国出现了10.2亿美元的贸易逆差。仔细分析,我国进口数量没有大幅增长,但是用美元计算的进口金额大幅上涨了。比如铁矿石进口数量增加了14.4%,而以美元计算的进口金额增长了82.5%;黄金价格去年年初时一盎司刚过1400美元,现在涨到1600美元。“原材料、有色金属、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暴涨,通过进口直接推高了我们的价格。中国作为第二大进口国,只能接受这种大宗商品价格的暴涨。这是以前没有遇到的,也是我们左右不了的。”姚景源说。
第三是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众所周知,中国的CPI中食品权重较大,为什么70%左右的涨价因素是农产品(15.30,-0.22,-1.42%)上涨?姚景源认为,目前农产品流通体系的组织化程度太低,企业规模太小,流通环节太多,流通手段陈旧落后,市场秩序混乱,是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的重要原因。为此,他近些年一直在呼吁改善农产品的流通体系。
“全世界绿豆、大蒜都不会成为投资品,但是中国出现了。这说明我们农产品的流通体系太薄弱了!”姚景源说,“我国农业一边是千家万户小生产,一边是千变万化大市场,两个‘千万’的对接是很难的一件事,可是我们把这副对接的千斤重担交给了农民,农民挑不起来啊!这需要政府来帮,支农惠农的政策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而且要从生产领域扩大到流通领域。”
第四是整个社会成本上升。比如农业生产成本,农药、农资、化肥、塑料薄膜的价格都在涨,农民务工成本也在上涨,这些成本上涨也为价格总水平上涨奠定了一个前提。
下半年物价总水平可控
当前价格运行拐点特征明显,预计后期价格总水平同比将有所回落
国家统计局总工程师郑京平在一个研讨会上曾表示,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往往是密切相关的,只不过通货膨胀一般比经济增长滞后一些,本轮通胀也是前几年经济增速较高的一个滞后反映。CPI从去年11月份突破5%开始,一直在5%左右徘徊,到今年6月份突破6%, 7月份达到6.5%,应该已经达到本轮的高点,下半年应该会往下走。周望军也表示,“当前价格运行拐点特征明显,预计下半年我国食品类价格将继续保持高位运行、稳中略有波动的态势,但由于翘尾因素快速下降,预计后期价格总水平同比将有所回落”。
对今年后几个月的物价走势,姚景源表示应该有信心。
一是宏观环境有利于物价的稳定。从国内看,今年以来,中国经济的增速放缓,这为抑制通货膨胀创造了一个较好的宏观环境。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李朴民近日表示,经济增速的适度回落,有利于改善市场供求关系,有利于减轻物价上涨压力。从国际看,下半年世界经济复苏依然缓慢乏力,使得国际市场大宗商品的价格涨幅不会高于上半年。近期国际市场原油、小麦、玉米、大豆等主要大宗商品环比价格都大幅回落,国际市场输入性通胀压力明显减弱。
二是有物质基础。一方面粮食供给充足。今年春夏,我国长江中下游旱涝急转,本来大家很担心的夏粮却比去年增加了25亿斤。再看占全国粮食总产量75%的秋粮。黑龙江、吉林、辽宁三大主产省的播种面积增加了,气候条件也不错,只要剩下两个月没有大的自然灾害,今年中国粮食还将丰收。另外,我国粮食库存储备充裕,远远超过国际粮食安全警戒线。另一方面工业消费品仍然保持总供给略大于总需求的市场格局,一些行业还产能过剩,所以中国工业消费品价格不会大涨。
三是有政策保障。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物价稳定问题,去年以来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遏制物价过快上涨的政策措施,今年又将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并确立了“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在应对这一轮物价上涨过程中,各级政府坚持贯彻中央精神,强化政府责任,加强市场保障,降低流通成本,整治市场价格秩序,对困难群众采取有力有效的救助措施,打出了一套“组合拳”,并取得了积极成效。
四是翘尾影响大幅减弱。8月—12月份翘尾因素下降速度较快、幅度较大,月均将下降0.66个百分点。虽然后几个月仍有一些新涨价因素,但新涨价因素将明显低于翘尾下降因素。
稳定物价有哪些不确定因素?周望军分析到,主要有全球经济复苏前景尚不明朗、国内能源资源需求增长偏快、秋粮生产防灾减灾形势严峻、生猪和水产品生产恢复还需要一定时间等。特别是美国后期实施第三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可能性极大,一方面可能推高大宗商品价格,使得国际输入性压力加剧,另一方面可能会引发更多热钱继续流向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可能导致国内投机性资金增加,增大我国稳定物价总水平的难度。
面对重重挑战,周望军表示,在落实好已有政策的基础上,今后一段时间将重点采取四项措施稳定物价:一是对流通环节进行清理整顿,取消高速公路的超期收费项目、降低过高收费标准,大力清理整顿农贸市场、超市进场费以及银行卡的不合理收费;二是继续推进完善社会救助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的联动机制,督促各地在年底前全部建立起来;三是加强市场价格监管,严厉打击囤积居奇、炒作、价格垄断等违法行为;四是继续加强粮食、生猪和蔬菜的供给,保障农产品价格基本稳定。
免责声明:上文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并无义务对其原创性及内容加以证实。对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或图片)的真实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参考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制作、转载、同意会员发布上述内容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认可、同意或赞同其观点。上述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决策之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对上述内容有任何异议,请联系相关作者或与本站站长联系,本站将尽可能协助处理有关事宜。谢谢访问与合作! 中钨在线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