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CPI 6.5%新高引两大猜想
美债危机持续发酵。 7月宏观经济数据在美股暴跌、金价猛涨、石油下挫的国际环境下亮相——6.5%可以说高于此前各大机构的预期,并由此引发争议:一大观点认为居高不下的通胀水平将使得加息或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继续;另一观点则认为中国应“微调”货币政策,对去年下半年以来的偏紧的资金面予以适当宽松,以应对脆弱的世界经济环境。
【猜想一】8月会否加息或提存准率
根据统计局发布的数据,7月CPI增6.5%,其中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4.8%,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4.38个百分点。具体来看,粮食价格上涨12.4%;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33.6%,其中,猪肉价格上涨56.7%;7月PPI增7.5%。
“6.5这个数字可能就是拐点。”上海社科院研究员王泠一博士今晨接受采访时表示,受翘尾因素等影响,CPI同比涨幅创下新高,但预计下个月就会出现回落。
记者从官方数据上也印证了这一判断——根据商务部发布的数据,7月25日至31日商务部重点监测的食用农产品价格出现回落。全国主要大中城市18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比前一周下降3.1%,降幅扩大1.6个百分点,国内小包装大米零售价格尽管比前一周上涨0.2%,但涨幅缩小0.3个百分点。据农业部“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网”监测:2011年7月29日,农产品批发价格环比下跌1.80%;“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指数环比下跌2.20%。
虽然多数机构做出通胀拐点显现的判断,短期来看,包括加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等“紧缩”政策仍可能出台。今年央行货币政策的节奏是一月一提存准率和隔月一加息,这使得市场机构预测8月加息在即。
兴业银行资金营运中心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会加息,但不会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他在微博上表示:“8月加息的可能性很大,抗通胀依然是首要任务。目前,央行并没有松动货币政策,目前物价形势的发展也意味着全年CPI控制在5%以内的任务相当艰巨。 ”
中国经济网评论员张捷认为:“央行需要观望一段时间再做决定。 ”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认为,央行目前已在放松货币,前期在公开市场层面就已出现净投放。由于猪肉价格7月下旬才开始回落,7月CPI尚不能确定是否会回落,但6、7月份必然是年内高点,央行没必要再继续紧缩货币。
【猜想二】宏观经济政策是否微调
在经历了上半年六次提存、三次加息后,央行下半年的货币政策基调已明确敲定。央行在近日举行的分支行长座谈会上指出,下半年稳定物价总水平仍是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必要的政策力度。
但美债危机在最近两日的集中大爆发却令业界对宏观经济政策是否会微调引发猜想。已经有分析师开始紧张评判并不遥远的美债 “后危机”时期——深度“贫血”的美国、手持重债的中国以及仍羸弱的全球经济,是否抵得住持续调控的紧缩政策?
“众所周知,美债的长期化趋势将迫使美国再次开动印钞机。西方其他国家也在酝酿新一轮的宽松货币刺激政策,对我国输入流动性是必然。 ”资深财经评论人马红漫表示,政策调控时一方面有对世界经济下滑的担心,另一方面则是对流动性再次泛滥的隐忧。
记者注意到,不少类似观点认为,就算美国债务如期履约,但上调债务上限后持续开动的美元“印钞机”会继续增加美元流动性,推高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届时,全球市场上有色金属、煤炭、农产品等价格都将上扬,这也是中国最不愿看到的局面。经济学家谢国忠表示,美债危机过后,会进一步刺激资金流出美国,引发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通货膨胀升温。
免责声明:上文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并无义务对其原创性及内容加以证实。对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或图片)的真实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参考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制作、转载、同意会员发布上述内容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认可、同意或赞同其观点。上述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决策之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对上述内容有任何异议,请联系相关作者或与本站站长联系,本站将尽可能协助处理有关事宜。谢谢访问与合作! 中钨在线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