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纠结 我国紧缩政策或近尾声
全球股市与债市正呈现出一种“异象”,经济形势异常复杂。与此同时,各国宏观政策也正趋向于观望甚至转向。业内人士称,全球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增大,中国央行的紧缩货币政策或接近尾声,或者紧缩力度、密度将进一步减弱。
从公开表态来看,我国央行目前尚未作出货币政策转向的动作,市场对其8月加息以抑制通胀的政策预期也未明显减弱。不过,市场人士认为,从近期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变化、对货币政策工具“排序”表态的微调等来看,未来通胀一旦出现见顶回落而国内经济增速出现放缓苗头的话,中国或将告别政策紧缩。
全球股债“异象”迭出
8月4日,美国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重挫4.31%,并创出2008年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原因在于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经济依旧疲弱;同时,欧洲除了西班牙、意大利等国经济仍积重难返之外,德法两国经济随美国同步放缓的概率也正在增大。受此影响,欧洲股市上周演绎了“黑色一周”:德国法兰克福股市下跌13%,巴黎股市下跌11%,伦敦股市则下跌10%。同时,北京时间6日早间,国际评级机构标普将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由“AAA”降至“AA+”,评级展望负面,这也是美国历史上首次失去AAA的信用评级。
尽管如此,美国债券市场无疑仍是全球避险资金的首选地之一。据Wind资讯提供的数据,最具代表性的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正呈现快速回落态势,从7月27日的3.01%回落至8月4日的2.47%,该指标已触及去年11月以来的逾9个月低点。
中国A股市场也风声鹤唳,上周五沪综指大幅低开2.38%,尾盘以2626点报收,全日重挫2.15%。而债市随着资金面回暖及经济担忧情绪抬头,各券种收益率则出现了快速回落,可转债等信用品种收益率也在前期连续走升之后,初现企稳迹象。
各国央行纷纷出手
出于对本国经济的担忧,欧、美、日三大央行均在近期发出货币政策明确转向的信号。同时,以澳洲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宏观政策也正处于观望之中,该央行亦表示暂不加息。中国经济能否继续平稳增长,并在全球经济二次探底担忧中独善其身?这将是决定国内货币政策是否转向的关键因素。
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在近3周以来,已连续净投放流动性达950亿元,3个月期及1年期央票利率均连续5周持稳未变。代表市场利率的银行间市场回购利率上周亦呈现连续下跌之势,近两周来隔夜利率下跌250个基点,7天及14天利率则分别回落239个和315个基点。
8月初央行分支行长座谈会提出,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同时要把握好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综合运用利率、汇率、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和宏观审慎管理等工具组合。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表态中准备金率的“顺序”被后移至第四,利率手段则前移至首位。业内人士对此解读称,流动性过紧将对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企业产生不利影响,抑制通胀的同时管理层也将更注重调控的节奏。
专家观点略有分歧
上周出现的全球股市、债市剧烈波动及主要经济体政策口径表述的变化,无不表明世界经济正面临下一个“歧路”的艰难抉择。对此,申银万国首席经济学家李慧勇表示,决定国内政策走向的主要是经济基本面,通胀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他认为,三季度通胀压力仍较大,但总体上紧缩货币政策已进入尾声,未来的操作力度、密度都将放缓。
研究人士称,中国经济依靠内需拉动的模式,也有可能受到因铁路基建等大项目审批放缓而导致的投资增速回落的限制。而在贸易顺差对部分地区国内生产总值(GDP)贡献率仍高达20%的现状之下,中国国内经济基本面未来或出现令人担忧的局面。
中航证券资管公司首席研究员张永民认为,尽管外围经济对国内经济会产生一定影响,但下半年资金面情况将会回归常态,外汇占款也不会出现迅速减少。他表示,从跟踪的美国货币基金变化情况来看,国际资本正在从发达经济体流出,未来不排除仍会流向中、日、韩等亚洲国家。
光大银行(601818,股吧)宏观策略分析师盛宏清对记者表示,当前市场低迷并非某一突发事件引起,背后的根源仍在于全球经济的基本面,这种困境短期内也不会有起色。中国贸易顺差7月份仍有望保持良好状态,但后续月份的变数较大,8月出口增速将可能回落至15%之下。他认为紧缩政策已近尾声,保增长将逐步替代抗通胀成为下阶段的主要任务。
不过,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博客,微博)认为,中国政策紧缩年内仍将持续,目前一些现象并未改变中国经济内在的价值链。她认为,中国目前货币供应量回落至15%左右,但70万亿元的存量流动性依旧巨大,对冲操作将在所难免。8月份央行或不会加息,但未来政策陷入“两难”将愈发明显。
对于美元及人民币汇率,谭雅玲表示,市场有些忽略了美元贬值这一长期趋势,而人民币的升值预期正在遭遇国际舆论“绑架”,人民币的风险亦正在集聚。她指出,人民币应更好地联系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并应适当加大双边波幅,政府应对此进行长期的结构性调整。“近几个月的海外无本金交割远期报价已显示国际投资者对人民币升势放缓的预期。”
免责声明:上文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并无义务对其原创性及内容加以证实。对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或图片)的真实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参考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制作、转载、同意会员发布上述内容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认可、同意或赞同其观点。上述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决策之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对上述内容有任何异议,请联系相关作者或与本站站长联系,本站将尽可能协助处理有关事宜。谢谢访问与合作! 中钨在线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