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债务危机 意大利敲响的警钟
面对日益严峻的债务危机问题,有消息称,欧盟今天可能举行紧急首脑会议,以商量对策。如果这一“加急”峰会如期召开,多少是受了日前意大利突发的债务风险的刺激,使欧盟领导人意识到解决欧债危机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
近几个月来,关于意大利可能发生主权债务危机的传闻就不时流布于国际金融界。从上周起,欧洲股市已出现国际投资者抛售意大利政府债券和股票的动向。本周一,意大利股市发生自今年3月以来最大规模的抛售风潮。随即,伦敦、巴黎和法兰克福的股市闻风下跌。最终使意大利落水的是两条令投资者信心崩溃的消息:一是因有关各方无法达成再次援救希腊的新方案,欧盟或将被迫听任希腊“有限地拖欠”到期应偿还的债务;二是有传闻说意政府削减400多亿欧元的预算案可能在议会搁浅。股市于是应声暴跌。
意大利是世界第七大经济体,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其经济规模远远大于先前发生主权债务危机的希腊、爱尔兰、葡萄牙。专家认为,如果意大利主权债务危机大爆发的话,即便把欧洲央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欧盟各国可动用的资金加在一起,也不足以把意大利拖出泥潭。而且,欧美各国在意大利政府债券上投入大量资金(美国是367亿美元,德法两国是将近1100亿欧元;相比之下,法德两国投在希腊政府债券的资金仅为260亿欧元)。因此,意大利危机势必在大西洋两岸产生巨大影响,还可能拖累缓慢复苏的世界经济。
欧洲债务危机延续至今,不仅未得到缓解,反而愈演愈烈,其原因既有政策性的也有结构性的。在政策层面上,希腊等南欧国家长期不履行作为欧元区国家的义务,逃避欧洲央行的监控,在财政上寅吃卯粮,本身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德国等经济状况较好的国家在危机发生后动作迟缓,救助不力,对危机的蔓延和深化也难辞其咎。更重要的是,作为欧洲一体化的产物,实质上是“政治货币”的欧元本身具有结构性的缺陷。例如,欧元区各国把决定货币政策的主权交给了欧洲央行,但财政大权仍掌握在各国手里,欧元区各国失去了通过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来调节经济的手段,而欧洲央行则无法通过财政手段稳定欧元。再加上欧元诞生后恰逢欧洲经济增长乏力,欧洲债务危机的发生就难以避免了。
为此,曾多年担任财政大臣的英国前首相布朗日前撰文强调,欧盟若要摆脱衰势,必须正视和解决欧盟各国庞大的财政赤字、欧洲银行高负债率和经济增长趋缓等痼疾;否则,现已降至世界经济总量五分之一的欧洲将进一步萎缩,到2050年欧洲的GDP将仅占世界总量的7%,届时经济规模将与非洲相仿。
免责声明:上文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并无义务对其原创性及内容加以证实。对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或图片)的真实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参考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制作、转载、同意会员发布上述内容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认可、同意或赞同其观点。上述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决策之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对上述内容有任何异议,请联系相关作者或与本站站长联系,本站将尽可能协助处理有关事宜。谢谢访问与合作! 中钨在线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