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供应求购   钨的知识   人才招聘  生产设备   辅助材料   业界知识   繁體中文   英语語版   日本語版   论坛
钨报价:  硬质合金 高比重合金 三氧化钨 纯钨产品 钨铜产品 钨制品 钨矿类 钨粉末  难熔金属:       稀土  会员服务
新闻首页
国际资讯
国内资讯
会员新闻
钨业新闻
统计数据
粉末冶金
钨制品、军事与核能
中钨在线信息服务
供应求购
新闻搜索
相 关 文 章
欧央行2011年可能会继续收紧货币
央行14日起公布社会融资总量 成货
美联储逐步为货币政策转向做铺垫
货币政策过紧会抑制内生性增长动
政策影响边际递减,市场重心有望
货币政策将转向更多运用价格型调
货币市场利率将维持高水平
超六成银行家预期货币政策趋紧
热图新闻

世界上最大的泡沫不是人民
上半年物价上行压力较大 货币政策应进入观察期
作者:chinatun…    文章来源:网络转载    更新时间:2011-4-27 10:29:19

上半年物价上行压力较大 货币政策应进入观察期


 

 

当前,世界经济保持温和复苏态势,我国经济在刺激政策逐步退出过程中呈现稳定增长的基本趋势。但是,西亚北非局势动荡、日本大地震等突发事件增加了我国经济 外部发展环境的不确定性,同时国内面临通货膨胀压力较大、房地产调控难度加大以及结构调整任务艰巨等挑战。根据模型测算,全年各季经济同比增速波动较上年 明显减缓,随着紧缩政策逐步见效,下半年经济增长有可能略为放缓,为稳定物价提供更为有利的需求环境。

初步预计,二季度我国GDP增长9.6% 左右,CPI上涨5%左右,物价形势依然严峻,但全年物价总水平仍处在可控范围。从货币政策看,目前货币政策紧缩力度已经较大,存款准备金率已升至 20.5%的历史最高水平,M2增速回落至调控目标附近,因此,货币政策需要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政策效果观察期。

当前经济增长进入稳定轨道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在刺激政策逐步退出过程中呈现稳定增长的基本趋势,这与十二五规划主动调低经济增速,强调发展方式转变和改善民生等目标是相一致的,也表明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取得了积极成效。

1、我国经济处于稳定增长区间

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国经济同比增速一 度出现了大幅波动,2008年我国经济增速逐季大幅下滑,而2009年则逐季快速回升,2010年上半年经济增速仍然受基数影响比较明显。但是,从 2010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回归潜在增长区间,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明显增强。去年三、四季度GDP分别增长9.6%9.8%,今年一季度增长 9.7%,连续三个季度GDP增速在9.5%-10%之间。这表明宏观调控在熨平经济周期、保持经济稳定发展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2、三大需求贡献率向更加均衡的方向发展

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 长的新局面,是我国十二五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一季度数据表明,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向更加均衡的方向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测算,一季度,最终 消费对GDP的贡献率为60.3%,拉动GDP增长5.9个百分点;资本形成对GDP的贡献率是44.1%,拉动GDP增长4.3个百分点;货物和服务净 出口对GDP的贡献率是负的4.4%,下拉GDP0.5个百分点。过去那种投资和出口需求贡献率高、消费需求贡献率低的格局正在发生变化。消费贡献率提高 的原因有:一是随着城镇化水平提高,消费水平较高的城镇人口增加,使得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加快;二是政府消费增速较高。三是一季度消费实际增速减缓幅度小于 投资,而外贸贡献由正转负。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际增长11.6%,增幅同比减少3.8个百分点;而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17.4%,增幅同比减少 5.8个百分点;另外,受促进口等外贸政策引导以及进口商品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今年一季度对外贸易出现了10.2亿美元的逆差,这使得净出口对经济 增长的贡献为负值。

3、政府投资增幅下降,民间投资积极性提高

随着我国经济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政府主 导的投资逐渐弱化,民间投资积极性提高,投资主体市场化行为增强。一方面,民间投资增速快、比重提高。一季度我国民间投资同比增长31.5%,高于总投资 增速6.5个百分点,占总投资的比重达到57.3%,同比提高2.8个百分点。另一方面,社会自筹资金增速和比重明显高于国家预算内资金。在资金来源中, 一季度国家预算内资金同比下降4.3%,社会自筹资金增长26.2%,后者高于前者30.5个百分点,国家预算内资金占比仅为3.2%,自筹资金占比 61.4%,后者高于前者58.2个百分点。

4、就业形势向好,政府、企业和居民收入水平均呈较快增长

宏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带动就业增加,一季 度就业形势良好:一是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比去年同期增加463万人。二是农民工外出打工人数比去年同期增加530万人。经济增势良好也促进了收入水平的提 高。一季度政府财政收入同比增长33.1%,比2001-2010年平均增速提高13.1;前两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34.3%,比 2001-2010年平均增速提高5.6个百分点;一季度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1%,增速略低于上年同期,但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 14.3%,同比提高5.1个百分点,成为1984年以来农民收入的最快增速。

通货膨胀压力仍然较大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中面临着结构调整任务艰巨、通货膨胀压力较大、房地产调控难度加大等突出问题。

1、经济结构调整任务艰巨

观察今年经济是否为十二五开好局、起 好步,不能再用老眼光看问题,必须要有新视角,那就是要看结构调整是否取得实质性进展,民生问题是否有改善?从供给结构来看,当前增长较快的主要是受通胀 预期影响而加大库存需求的能源原材料等行业,而战略性新兴产业仍蓄势待发,产业结构调整任务十分艰巨。同时,能源需求增长较快,完成节能减排年度目标需要 付出更大努力。从需求结构来看,当前投资和出口仍然保持较快增长趋势,不论名义还是实际增速都明显快于消费增速,一季度投资和出口名义增速分别高出社会零 售消费8.710.2个百分点,投资和出口实际增速分别高出社会零售消费5.82个百分点。从要素结构来看,劳动力成本上升使得调整要素结构的压力很 大,但是通过淘汰落后设备、大规模更新先进固定设备来减少低端劳动力需求、增加技术进步贡献的要素结构调整才刚刚开始,我国企业受要素结构调整影响而开展 集中的固定设备更新还没有形成的规模和趋势。从收入分配结构来看,政府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大幅增长,而居民收入增长相对缓慢。一季度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增 速分别高出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20.822个百分点,分别高出农村人均现金收入12.513.7个百分点。因此,从今年以来的经济运行情况来看,我国 结构调整的任务还很大,任重道远。

2、成本推动型通胀压力短期内难以消除

2011年国家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 调控的首要任务,但从目前价格形势看,货币政策转向使需求拉动型物价上涨压力有望逐步减缓,但成本推动型通胀压力短期内难以消除。一是输入性通胀有增无 减,主要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扬。今年一季度我国原油进口平均价格为93.7美元/桶,同比上涨24.3%;铁矿砂进口平均价格为156.6美元/吨,同比 上涨59.5%;大豆进口均价为每吨573.9美元,上涨25.7%。特别是西亚北非政局动荡推动石油和黄金等初级产品价格大幅上涨,日本大地震之后重建 家园引发钢铁、水泥等原材料价格上涨预期。二是石油类农资、劳动力成本推动的农产品价格上涨压力依然存在。我国食品价格同比增幅连续上扬,一季度食品价格 同比上涨11.0%,拉动CPI上涨3.45个百分点,贡献率仍高达68.4%。三是工业生产者价格涨幅超出预期。受大宗初级产品价格快速上涨等因素影 响,目前工业生产者价格涨幅较大,一季度工业生产者价格同比上涨7.1%,涨幅创出金融危机以来的新高。四是劳动力短缺和工资提高带来的成本推动型价格上 涨影响日益强化。五是去年翘尾因素的影响较大。上述因素使得保持上半年物价面临较大上涨压力。

3、房地产市场调控难度加大

尽管自去年初以来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 调控政策,但是房价依然处于相持状态。3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房价同比下降的只有南充和三亚2个城市,二手房价格同比下降的只有宁波、海口等5个城市, 其余各城市房价同比仍在上涨。此外,在一线城市纷纷采取限购措施之后,二三线城市因为没有过多限制,房价呈现较快上涨之势。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年初部分城 市政府公布的房价调控目标,大多数只是限定了房价上涨幅度,而很少提到降低房价。这种调控目标会给购房者带来房价仍将上涨的心理暗示,甚至房价调控目标很 可能会变成涨价目标,这将严重削弱中央调控政策的强度。房价下降的拐点迟迟没有出现,这无疑使房地产调控的难度进一步增加,调控周期不断延长。

二季度主要经济指标动向分析

今年二季度,我国经济运行受到多方面不确 定因素的影响。从国际看,欧美经济复苏势头好于去年底的预期,通货膨胀有所抬头;新兴经济体紧缩政策导致经济增长将有所放缓,但通货膨胀压力巨大;西亚北 非政局动荡和日本大地震引发的核泄漏危机两大事件增加了世界经济增长前景的不确定性,并会明显加大全球通胀压力;但总体来看,世界经济将继续保持温和复苏 态势。从国内看,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各地方政府规划项目投资需求较大,随着各类产业发展规划落实到位,以及保障性住房等民生建设项目的启动,需求 有望保持较快增长态势。但受到十二五规划淡化经济增速、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引导,受到货币政策转向、节能减排与经济增长联动挂钩等宏 观调控政策的约束,经济增长将呈现出以稳为主的特征。初步预计,二季度我国经济增长9.6%左右,继续运行在合理的潜在增长区间,为稳定下一阶段价格总水 平提供有利的需求环境。

1、工业生产将保持平稳增长

推动工业生产增长的因素:一是工业经济逐 渐由低附加值产业向高端产业转化为工业增长开拓了新空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节奏加快,我国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一季度我国通用设 备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1.8%17.7%15.3%,明显高于工业平均增速,高加工度制造业对工业经 济的贡献逐步加大,将引导工业经济迈上新台阶。二是新增订单将推高工业增速。3月份PMI呈现回升态势,新订单指数更是达到55.2%,比上月提高0.9 个百分点。新订单大幅增长,预示着制造业增长前景继续向好,企业将加快生产。三是今年工业原材料价格涨势不减,特别是高通胀预期推动企业加大库存投入,这 将在一定程度上拉动工业生产增长。

不利于工业增长的因素包括:一是节能减排 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中长期战略目标,二季度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有关政策将使高载能行业生产受到一定抑制。二是持续紧缩的货币政策将导致企业融资难度加 大。截止到4月中旬,年内已两次加息,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大型银行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已达到20.5%,创历史新高。短期内货币政策仍然维持趋紧的取 向,企业信贷融资成本明显提高,不利于扩大生产。三是出口增速减慢将影响工业增长。一季度我国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增长20.9%,比上年同期降低4.3 百分点。去年二季度出口增速基数高于一季度,可能导致今年二季度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增速低于一季度。

综合以上多方面因素分析,工业生产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初步预计,二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2%,其中,轻重工业分别增长13.0%14.7%

2、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高位趋缓

促进投资增长的因素:一是十二五开局 之年众多项目将在二季度上马,尤其是农村水利建设等一批新的投资热点正在形成。二是深入贯彻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区域战略以及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中西部 地区投资力度将增大,进而成为带动全部投资增长的新动力。三是保障房建设步伐加快,今年我国计划建设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1000万套,据估算将带 1.3万亿元投资,将建设相当于去年商品房销售面积64.5%的住房面积,保障房建设成为房地产投资的主要动力。四是各地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视为一条输不起的起跑线,新兴产业已在各省市、各区域焕发蔚然生机,其投资规模不可小觑。五是企业投资意愿和能力较强。1-2月份,工业企业利润在上年同 期大增119.7%的高基数上,又增长34.3%,企业利润大幅上涨将显著增强企业投资意愿;一季度,企业自筹资金同比增长26.2%,自筹资金占投资到 位资金总额的61.4%,较上年同期提高了3.4个百分点。

抑制投资增长的因素:一是刺激政策逐步退 出,逐步收紧的货币政策高频操作,使得投资的信贷环境明显趋紧。二是2011年仍将延续房地产调控政策,2011126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 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本轮房地产调控政策更加细化和严厉,商品房销售量跌价滞的现状将会导致商品房开发投资的增速逐步放缓。三是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民间投资进入垄断行业的体制机制尚未理顺,直接影响其投资规模的扩大。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预计二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将呈现高位趋缓的态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6%左右,增幅比一季度放缓0.4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投资增速继续减缓。

3、消费需求增速同比放慢

促进消费增长的因素:一是扩大消费的长效 机制正在研究和形成中。商务部等部门认真清理现有不利于扩大消费的旧政策并陆续修正,国家继续着力培育农村家电、汽车、摩托车以及农业生产资料和建材消费 热点。二是农产品涨价和国家各项强农富农政策,促使农民收入增速创新高,将推动农村消费进一步加速。三是城镇不同群体陆续增加工资,提高个人所得税工薪所 得费用扣除标准等政策调整信息,将有助于增加城镇居民消费信心。四是受传统习俗、通胀预期和避险保值等因素影响,金银珠宝类商品销售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一季度金银珠宝类商品销售增长高达51.8%,高居各类商品销售之首。五是国家着力发展文化消费、旅游消费和养老消费,培育和规范电子商务、网络购物等新 的服务业态,新的消费增长点对消费的拉动力将有所增强。

不利于消费增长的因素:一是汽车、房地产 限购政策导致相关消费增速减缓,一系列关联商品消费减少。今年以来,购买小排量汽车优惠取消以及北京等部分城市汽车限购政策,对汽车消费影响较大。一季 度,汽车销售498万辆,同比仅增长7.5%,增速同比大幅回落63.7个百分点。房地产调控政策也使商品房及相关商品销售明显降温。一季度,商品房销售 面积增长14.9%,增幅同比减少20.9个百分点,家具、家用电器和建筑及装潢材料销售额分别增长24.5%20.5%25.5%,同比分别下降 13.19.11.3个百分点。二是物价水平轮番走高,消费者实际购买力下降,消费信心受到打击。央行调查统计显示,一季度只有14.2%的居民倾向 更多消费,居民消费意愿降至12年来的最低值。12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两月在100以下,目前降低为99.6的近期新低。

总体来看,今年消费需求增速较上年将有所放慢。初步预计,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7.5%左右,增幅同比减缓1个百分点。

4、进口增速仍将快于出口,外贸顺差同比减少

推动外贸出口增长的因素:一是世界经济将 保持温和复苏,全球贸易整体走势稳健,IMF预计2011年世界贸易量的增速约为7.4%。欧美等主要贸易伙伴经济增速好于预期,在德国经济强劲增长的带 领下欧洲经济复苏好于预期,在二次量化宽松政策和延长减税计划的刺激下,去年四季度以来美国经济较快增长,美联储已将2011年美国经济增长率上调至 3.4%-3.9%,这将对我国出口增长形成有力支撑。此外,日本灾后重建带来市场需求,也将推动中国对日出口增加。二是电力供需紧张使我国有可能出台限 制部分两高产品出口的政策,企业有可能在政策未出台的二季度突击出口。三是我国外贸出口价格指数出现明显上涨,有助于出口额的名义增长。今年2月份, 我国出口价格指数达到111.4,较上年同期提高16.9个点,接近历史最高水平。

抑制外贸出口增长的因素:一是人民币汇率 持续走高,弱化我国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二是大宗初级产品价格高位运行,推高我国出口企业生产成本。三是国外贸易保护主义大行其道,将冲击我国出口增 长。四是国内劳动力成本、融资成本持续上涨,进一步增加了企业成本,影响外贸出口盈利空间。

总体而言,在整体外贸环境较好以及国内进口促进政策的推动之下,二季度进口增速仍将快于出口增速。预计二季度进口增长31%左右,出口增长25%左右,累计贸易顺差301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7%左右。

5、居民消费价格将高位运行

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主要有:一是输入性通 胀压力较大。西亚北非地缘政局动荡升级、日本大地震引发核泄漏危机等一系列突发事件令大宗初级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同时,美国二次量化宽松政策尚未结束,日 本震后短期内向金融市场注资46万亿日元,进一步加剧全球流动性泛滥,国际市场上大宗初级产品价格上涨的动力充沛,我国面临的输入性通胀压力较大。二是前 两年货币超发带来的大量流动性,对目前物价上涨的滞后推动作用仍在显现。三是农资、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使得农产品价格保持上涨势头。四是生产者价格指 数涨幅较大,对居民消费物价的传导影响将逐步显现。五是二季度翘尾因素较大将成为物价同比涨幅较高的重要因素,据测算,二季度翘尾因素约为3.2个百分 点,为全年最高水平。

抑制物价上涨的因素主要有:一是政府把稳 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央行连续出台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加息等收紧货币和信贷的多项政策遏制物价上涨的货币基础,其他部门也出台了一系 列政策措施稳定物价。二是粮食连续七年丰收,国内粮食库存充裕,对维护农产品价格稳定提供了较好的基础,同时,政府下决心加大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的投入,扩大粮食、棉花和蔬菜的种植面积,目前夏粮丰收有望,有利于农产品增产和价格稳定。三是房价环比出现下降的城市逐步增加,房价上涨的预期在减弱, 对抑制通货膨胀预期十分有利。四是多数工业品仍处于供过于求的格局,对成本推动型物价上涨提供了约束力较强的市场环境。

总体来看,受输入性通胀压力、翘尾因素较大等因素影响,二季度物价上涨压力仍然较大。初步预计,二季度居民消费价格上涨5.0%左右,工业生产者价格上涨6.8%左右。

未来一段时期,我国输入性通胀压力较大, 我国对通胀的防控仍不能放松。但今年以来我国投资、消费和出口的实际增速均在下降,一系列高频紧缩政策对经济增长和物价上涨的抑制效应在3-6个月后逐步 显现,有可能导致下半年经济出现小幅减速趋势。因此,建议适度把握紧缩政策力度和节奏,注重观察政策落实效果,进一步处理好稳增长、调结构和控通胀 关系。从货币政策看,目前货币政策紧缩力度已经较大,存款准备金率已升至20.5%的历史最高水平,M2增速回落至调控目标附近,因此,货币政策需要进入 一个相对稳定的政策效果观察期。从财政政策看,财政支出应进一步向民生领域倾斜,重点完成调整结构、改善民生和全面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职责。从汇 率政策看,应对输入性通货膨胀压力可考虑适当加大人民币升值的幅度。从物价政策看,必须更加注重抓好生产面、流通面、监管面和补贴面,清理收费公路逾 期收费,进一步降低电信资费标准,多渠道稳定物价形势。加强对能源需求侧管理,清理在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对两高产品恢复的支持政策,严格限制不合理需求 的过快回升,平稳渡过夏季能源需求高峰,为完成全年节能减排目标奠定基础。

 

 

 

 


免责声明:上文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并无义务对其原创性及内容加以证实。对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或图片)的真实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参考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制作、转载、同意会员发布上述内容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认可、同意或赞同其观点。上述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决策之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对上述内容有任何异议,请联系相关作者或与本站站长联系,本站将尽可能协助处理有关事宜。谢谢访问与合作!  中钨在线采集制作.


文章录入:Slipy    责任编辑:Slipy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合作伙伴
    中钨在线 中钨莆田公司 高比重网 中国钼网 硬质合金大全 中国钨丝网 中国飞镖网 钨合金镇纸网
    纯钨制品网 中国钨粉网 钨棒材 加热子网 钨合金航空工具 空间租赁 飞镖网购 钨钼百科
    聊天转盘 厦门市中医药促协会 金属报价 钨钢首饰 钨合金鱼坠 钨铜合金 飞镖商城 厦门中钨

    |加入收藏|关于钨协|联系我们|友情连接|网站招聘|网站业务|


    Copyright © 2000 - 2009 中国钨业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本站
    (本站信息仅提供参考,请注意投资风险!)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会立即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