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供应求购   钨的知识   人才招聘  生产设备   辅助材料   业界知识   繁體中文   英语語版   日本語版   论坛
钨报价:  硬质合金 高比重合金 三氧化钨 纯钨产品 钨铜产品 钨制品 钨矿类 钨粉末  难熔金属:       稀土  会员服务
新闻首页
国际资讯
国内资讯
会员新闻
钨业新闻
统计数据
粉末冶金
钨制品、军事与核能
中钨在线信息服务
供应求购
新闻搜索
相 关 文 章
力拓矿业将在哈成立铜矿勘探合资
冶炼产能将大增,铜陵有色需解铜
五矿寻求50亿美元资金并购海外铜
暴雨天气致英美资源难以完成智利
赞比亚Mulyanshi铜矿开发成本至少
Equinox股价反超收购价,五矿不提
五矿资源拟65亿美元收购跨国铜矿
河北涞源县发现大型铜矿
热图新闻

重庆首现蛇纹石 矿产资源锦

烟草专卖局:开查13品牌香

四季度行业投资:小金属品
为矿业巨人“刮骨疗伤”
作者:ava    文章来源:中国钨业新闻网    更新时间:2011-4-26 11:00:47

为矿业巨人“刮骨疗伤”


进入四月,有青铜故里之称的湖北省大冶市,早已是草长莺飞,一片片鲜嫩的油菜花犹如大师手中金黄的色彩,在大地上肆意铺陈。生机盎然的季节,让巨大的铜绿山矿露天采坑,在阳光的映衬下,更显气势恢宏。

  与记者一起站在刚刚建好不久的观景台上,荣绪俭环顾四周:实施这个项目,将大大改善铜绿 山矿区周边环境,有效增加建设用地和耕地面积。我们将充分利用这一契机,认真加强铜绿山矿区周边的地质环境治理,努力将铜绿山矿区建成自然和谐的矿山公 园,进一步擦亮铜绿山古矿遗址这一张文化、科技、旅游、经济名片。

  荣绪俭,现任大冶市政府市长,他所说的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全称为铜绿山铜铁矿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项目 是《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确定的全国六大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工程之一,于20091125日获得国土资源部、财政部批复。

  在世世代代靠采矿为生的大冶人看来,对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周边地质环境进行治理,是功在当 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而对其他因矿产资源开采面临地质环境考验的城市,尤其是对那些因资源枯竭正在痛苦转型的城市来说,大冶人摸着石头过河所取得的经验 和教训,将是不可多得的教科书。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不仅是这座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古老城市的灵魂,也是大冶深厚文化的根,更是中国人的骄傲,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实施这项庞大的治理工程,虽付出巨大,却是在为古城刮骨疗伤

  就在记者与一行人谈性正浓时,虽年轻却历经沧桑的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博物馆,就静静地在我们的身后,仿佛在倾听,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的新生……

  痛苦的转型

  项目的逐步实施,更让大冶人看到了改善生态环境、加快两型社会建设和推进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希望。

  大冶市地处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面积1566平方公里。这个因大兴炉冶而得名的古城,有着3000多年的采冶史、1000多年的建置史。

  这是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

  大冶被誉为青铜文化故里,孕育了光辉灿烂的青铜文化。19世纪末,清朝湖广总督张之洞在大冶开办大冶铁矿和大冶钢厂,创办汉冶萍公司,又使大冶成为中国现代工业的重要标志。

  大冶同样为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一项数据显示,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冶已累计向国家提供铁矿石1.74亿吨、铜矿1.32亿吨、煤炭3085万吨,贡献利税超过130亿元,是名副其实的矿业巨人

  如今,巨人进入了暮年,大冶的矿产资源在逐渐枯竭。

  长达3000余年的采冶史,带给这座城市的绝不仅是无上的荣耀,更让这座城市满目疮痍——到处都是光秃秃的山和黑森森的矿井口,地下巷道密如蛛网,存在很多地质环境隐患。

  大冶市国土资源局的一项统计表明,全市共有塌陷区80多处,滑坡、泥石流30多处,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约180平方公里,次重点防治区约120平方公里。

  甚至,作为这座古城灵魂的铜绿山古矿遗址,也曾遭到由地质环境问题带来的威胁,遗址博物馆曾一度因此被迫关闭。

  现实,已无可回避。正在经历痛苦转型的大冶人,背上了生态破坏、环境恶化的沉重包袱。

  在这个紧要关头,国家没忘记大冶。20083月,大冶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2010年,铜绿山铜铁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又被列为全国六大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工程之一。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从2010110日开始,铜绿山矿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工作组一班人马,拉开了治理工作的序幕。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这个曾被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的宝贵财富,这个曾经震惊世界的发现,正在迎来新生。而项目的逐步推进,更让大冶人看到了改善生态环境、推进城市转型的希望,增添了大冶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世界第九大奇迹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古迹!可与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相媲美。

  铜绿山,位于大冶市城区西南约3公里的金湖之畔。从大冶市区出发,只消驱车向西南方向行驶10分钟左右,或者坐3路公共汽车就可到达,交通非常方便。

  据清修《大冶县志》记载:铜绿山在县西马叫堡,距城五里,山顶高平,巨石对峙,每骤雨过后,有铜绿如雪花小草点缀土石之上,在铜花草之下有铜矿或孔雀石。

  古铜矿遗址,就坐落在这里。而遗址的发现,颇具传奇色彩。

  1973年秋,大冶有色金属公司铜绿山矿在开采时,发掘出13柄铜斧,最大的一个重达3.5公斤。随后,一柄铜斧被寄到了国家历史博物馆,引起文物部门高度重视。

  1974年春,考古人员在铜绿山发掘出一个面积达2平方公里密如蛛网的地下迷宫,包括西周至汉代数百口竖井、斜井、盲井,以及百余条平巷等采矿遗迹。经专家鉴定,遗址最早可追溯到3200多年前,出土了大批商周至春秋早期的炼铜竖炉和开采工具。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是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早、采冶时间最长、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铜矿遗址。这一发现,震惊了世界考古界,被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此后,来自英国、德国、日本、瑞典、澳大利亚等国的考古学者蜂拥而至,赞叹不已: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古迹!可与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相媲美。

  更为重要的意义是,古铜矿遗址的发现,叩开了通往3000年前中华青铜文化的大门。

  19806月,在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举行的中国古代青铜器学术讨论会上,中国社会科学 院副院长、考古研究所所长夏鼐先生向世界宣告:铜绿山古铜矿遗址的发现,为研究青铜时代铜的来源第一次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有力地推翻了中国青铜外来 论,开辟了我国考古学研究的新领域。

  从此,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成了大冶人的骄傲。

  1982年,铜绿山古铜矿遗址被列为国家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1984年,铜绿山开建古铜矿遗址博物馆。

  1991年,国务院下文划定红线,要求古铜矿遗址负185米以上及周边80亩范围内的矿产资源不予开采。

  1994年,国家文物局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申请,将铜绿山古矿冶遗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

  但是,一切并不如人们想象中顺利。这块稀世瑰宝,还来不及发出耀眼的光芒,就蒙上了厚厚的灰尘。

  由于长期不合理开采和乱采滥挖,遗址所在的铜绿山地质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2006年,铜绿山突然出现了错位、下沉和开裂的险情,遗址面临滑坡、垮塌的危险。紧邻遗址的三号公路也出现了大面积塌陷。

  地质环境被破坏带来了严重的后果——200612月,因周边环境太差,其地位与形象不符,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从候选了10年的《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中撤了下来。

  疯狂的破坏

  遗址本体所在的山体西面,已高于露天采坑底部100余米,形成了一个人造悬崖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虽然具有无与伦比的价值,却并没有及时得到我们自己应有的重视。谈及当年古遗址地质环境的破坏,大冶市政府副市长江峰这样对记者说。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长期不合理的采矿活动和非法盗采长期存在,很多小矿井甚至一度侵入到遗址之下,让这一国宝级活化石在20068月,突现裂隙沉降,面临坍塌危险,令人痛心疾首

  在得知遗址周围地质环境遭到破坏时,2007411日至16日,湖北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曾到铜绿山检查,发现遗址本身及保护范围内的地面已出现大量裂缝,遗址本体所在的山体西面,已高于露天采坑底部100余米,形成了一个人造悬崖

  如情况进一步恶化,包括遗址所在的整个山体将有可能出现滑坡、垮塌。当地媒体这样报道。

  如果你想更加形象地了解铜绿山的地形,可以使用Google Earth,输入铜绿山,就能看到遗址边这个巨大的深坑。

  45岁的柯艳红是金湖街办的居民,儿时经常在漫山遍野的铜草花丛中玩耍。那时,这里只是一个小厂。他指向遗址边的露天矿坑,那里是座植被茂密的小山,铁屎(古矿渣)随处可见。

  上世纪60年代,深坑处还是一座海拔100米左右的小山,经过50余年的开采,这里成了一个100多米的露天矿坑。遗址博物馆,仿佛就在大坑旁边,非常危险。

  其实,早在2000年,古铜矿遗址周边地质环境遭到采矿破坏的问题,就引起了专家学者的注意。

  当年10月,近百名专家学者实地考察后提出了危险警示:采矿活动造成的采空区,已造成遗址区域内较大的地裂缝甚至塌陷。

  20048月,黄石市政府下发《通知》,称铜矿遗址周边仍存在乱采滥挖和采矿爆破强度大、频率高等现象,对遗址保护带来了诸多隐患,要求市文物部门要协商市发改、国土资源、规划建设、旅游等部门抓紧制定遗址保护总体规划。

  20068月,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地面出现大面积裂纹和裂隙,并逐渐扩大,有的塌陷区甚至长达20多米,深1.2米。

  地质环境被破坏的结果,最直接地显示在了古遗址博物馆上。采矿行为造成的地裂缝甚至塌陷,一度严重得让遗址博物馆无法支撑下去,在博物馆里边,甚至都不敢使劲儿跺脚。因为使劲儿一跺脚,就怕房子塌了。

  出于无奈,20076月,遗址博物馆的大门上贴了一张告示:因工作需要,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将于200768日起停止对外开放,特此通告。

  博物馆导游郭秋芬对记者回忆当时的情景:遗址地面发生变形,始于2006年下半年。此后, 变形加剧范围扩大,地面裂缝达27条,墙体裂缝25条。裂缝最宽的近14厘米,最深的达150厘米。博物馆进门处水泥路面伸缩缝垂直错位1厘米~10 米。博物馆四周墙体及地面都出现了大量裂缝。一楼警务室破旧的木门紧闭,门扣及挂锁早已生锈。吊顶也残破不堪,馆四周的玻璃窗满是灰尘,蛛网密结。

  修补创伤

  我们唯有下定决心,持之以恒,加快治理,才能弥补她历史的创伤,恢复她往日的容颜!

  这样的结果,不是大冶人愿意看到的,它令大冶人黯然神伤,却也如晴空霹雳一般,让大冶人更 加清醒——从更深的层次上推进城市转型,就必须先把地质环境治理好。铜绿山矿山地质环境的恢复治理,将破解资源性城市因矿而立、因矿而衰的难题,助推 大冶深入推进城市转型、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实现。

  动力,正来源于此。

  正如大冶市委书记傅继成在项目开工仪式上所说的那样:站在这座古老遗址的身旁,感悟着她厚重的历史,眺望着一处处裸露的岩石和流失的水土,心情无比沉重,深感责任重大!我们唯有下定决心,持之以恒,加快治理,才能修复她历史的创伤,恢复她往日的容颜!

  对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周边地质环境进行治理,保护古遗址,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20048月,黄石市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铜绿山古铜矿遗址等重点文物保护工作的 通知》;20066月,湖北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27次会议要求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制止对遗址的破坏,确保铜绿山古铜矿遗址的安全;20099月,大冶 市国土资源局、财政局联合向湖北省有关部门申报,恳请有关部门将铜绿山铜铁矿地质环境治理项目作为示范项目批准立项。

  保护古遗址,时不我待!可是,巨大的资金,从何而来?

  正当大冶人进退维谷之时,国家及时伸出了援助之手。

  200912月,在湖北省和黄石市国土资源部门的关心帮助下,由大冶市国土资源局申报, 经国土资源部、财政部批复,铜绿山铜铁矿地质环境治理项目被国务院列为全国六大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工程之一,其规模全国排名第二。项目获得了财政部和国 土资源部的大力支持,预算总投资2.57亿元,计划从20101月至2012年底,分三期完工。

  与此同时,该项目也被列入2010年大冶市政府十件实事之一。

  2010328日,盼望已久的铜绿山铜铁矿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举行了隆重的开工仪式。

  这一天,将被载入大冶的历史。92万大冶人,与历经沧桑的古铜矿遗址一起,欢欣鼓舞。

  啃下硬骨头

  地下采空区充填任务重,有些地方的治理难度,甚至比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的治理难度还要大。

  开工,只是个开始。等待着大冶人的,不是水到渠成,而是一块相当难啃的硬骨头。

  此前,大冶市国土资源局下大力气治理乱采滥挖,非法开采现象基本被杜绝。但是,由于长期开采导致铜绿山地质构造十分复杂,施工也是一个难题

  通过公开招投标确定的施工单位——湖北省地矿局兴业地质工程有限公司和湖北省鄂东南基础工程有限公司,有着雄厚的技术力量、先进的设备和丰富的地质环境治理经验。

  尽管如此,在鄂东南基础工程公司总经理周安保看来,铜绿山有些地方的治理难度,甚至比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的治理难度还要大,所有的地上和地下地质环境治理的方法,都用上了

  为了保证治理工作的进度和质量,大冶市成立了项目工作组,由办公室、技术组、工程组、资金调度组和综合协调组组成,并制定了详细的工程建设实施方案。

  按照方案,项目共分成四个治理区——露采边坡加固稳定及采空区充填治理区、排土场整治区、青山河废弃地及塌陷整治区、余富七废弃地整治区,涉及治理复垦面积4500亩。

  作为综合治理项目工作组的常务副组长,大冶市国土资源局局长尹礼辉与国土资源局的战友们一起,继承和发扬大兴炉冶精神,恪尽职守,高效运转,不知在忙碌中熬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

  据他介绍,为防止矿坑东面滑坡,威胁古铜矿遗址安全,施工人员沿着铜绿山古矿冶遗址核心区、露天采坑边缘,修建一条外形如字的挡土墙,并修建排水沟、截水沟,整治、绿化坡面。

  为加固露天采坑边坡,施工人员还实施格构锚护坡、锚索格构加固工程。这两项工程大约需要335吨钢筋、599根锚索、1800根锚杆,就像为露天采坑边坡穿上一层格状铁衣

  锚杆和锚索安装完成后,将与山体表面的钢筋网格焊接,将整个山体紧紧包住,不让其发生位移。一直主抓该项目的大冶市国土资源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程思向记者介绍。

  站在露天矿坑的西边向东望去,已经完成的格构锚护坡和挡土墙可以尽收眼底,记者对开展治理工程的难度有了很直观的感受。

  程思说,你看到的,还只是冰山一角,难度最大的工作,其实在地下,因为要防止地面的裂缝和沉陷,首先得把地下采空区填实才行。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施工人员实施了采空区治理工程,就是通过对露采区边坡的削坡减载、卸荷,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对巷采区回填、注浆胶结,防止采空区的塌陷,确保古遗址的安全。

  一期工程取得了实效。去年8月,修缮一新的古铜矿博物馆重新开馆。走进博物馆,已经看不到任何裂缝。现代化声光电手段的运用,令3000多年前铜绿山采冶的一幕幕重现在世人面前,曾经破败的遗址,如今完全变了样

  期待新生

  为其他矿产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提供地质环境治理的经验。

  千百年来,大冶人依矿而生,在资源即将枯竭的今天,大冶人饱尝到了家乡地质环境被破坏的痛苦。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一度在毁于一旦的边缘上徘徊,这让正在城市转型道路上大踏步迈进的大冶人,不断扪心自问——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难道要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毁掉吗?如何才能给后来人留下青山绿水,而不是光秃秃的山和漆黑的井硐?

  勤劳而善良的大冶人一边在苦思良策,一边在积极探索和实践。

  铜绿山铜铁矿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为大冶人打开了一扇窗。

  傅继成曾在开工仪式上说:我们将举全市之力,进一步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努力把该项目建成全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示范工程,把铜绿山矿区建成全国一流的矿山公园,把大冶建成中国最具特色的青铜文化历史名城。

  而国土资源部则希望大冶早日完成治理任务,力争建成全国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为其他矿产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提供地质环境治理的宝贵经验。

  实际上,在大冶人的头脑中,还有一项更加宏大的规划。

  按照这个规划,铜绿山铜铁矿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只是一个基础性工程。如果将规划中的铜绿山矿山公园比作一座漂亮的居民小区,那么,该工程就好比是在修建这座漂亮的居民小区之前,夯实其地基,改善其周边环境。

  而据记者了解,在实施地质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外,大冶市还规划了铜绿山古矿冶遗址发展方案。

  根据方案,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保护区是个整体,将细分古铜矿遗址展示区、生态修复展示区、露天采坑展示区、填土场复垦展示区、工矿企业展示区、宗教游赏区、居住区等七大主题区域,在每个区域,游人可欣赏到不一样的风景。

 


免责声明:上文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并无义务对其原创性及内容加以证实。对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或图片)的真实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参考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制作、转载、同意会员发布上述内容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认可、同意或赞同其观点。上述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决策之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对上述内容有任何异议,请联系相关作者或与本站站长联系,本站将尽可能协助处理有关事宜。谢谢访问与合作!  中钨在线采集制作.


文章录入:ava    责任编辑:ava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合作伙伴
    中钨在线 中钨莆田公司 高比重网 中国钼网 硬质合金大全 中国钨丝网 中国飞镖网 钨合金镇纸网
    纯钨制品网 中国钨粉网 钨棒材 加热子网 钨合金航空工具 空间租赁 飞镖网购 钨钼百科
    聊天转盘 厦门市中医药促协会 金属报价 钨钢首饰 钨合金鱼坠 钨铜合金 飞镖商城 厦门中钨

    |加入收藏|关于钨协|联系我们|友情连接|网站招聘|网站业务|


    Copyright © 2000 - 2009 中国钨业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本站
    (本站信息仅提供参考,请注意投资风险!)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会立即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