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增长高通胀”局面可能在二季度微调
4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一季度及3月份中国主要经济数据。 结果显示,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7%,环比增长2.1%。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5.4%,环比下降0.2%。工业生产者出厂价 格指数同比上涨7.3%,环比上涨0.6%。金融数据方面,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加4.19万亿元,同比少增3225亿元。3月末广义货币余额同比增长 16.6%,比上月末高0.9个百分点。3月份贷款增加6794亿元,同比多增1727亿元。
这表明,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大体呈现出了 “高增长、高通胀”的态势。在经济增长方面,虽然一季度外贸出现了罕见的逆差,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3%的增速也低于去年同期18%的水平,但固定资 产投资表现强劲,增速达到25%,与去年同期25.6%的水平相近。考虑到去年底以来信贷政策已进一步收紧,而且今年初中央再度加大了对房地产领域的调控 力度,固定资产投资可谓“逆势”取得高增长。
对此,很多业内专家表示,投资的高增长虽然有利于整体经济在消费、净出口不济的情况下表现不俗,但反过来也增加了“调结构”的难度。通货膨胀方面,一季度CPI上涨5%,且3月CPI与PPI涨幅均创本轮通胀以来的新高,通胀仍未见顶。
不过,安邦咨询首席研究员陈功认为,“今年二季度,这种‘高增长、高通胀’的局面可能出现一些微妙的变化。”首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可能会有所回落。3月房地产新开工投资已出现了回落,一季度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增速23.6%,低于1-2月份将近28%的水平。由于房地产调控政 策没有任何放松的迹象,一、二线城市成交量在二季度预计将继续低迷,部分城市的房地产价格可能会下跌,这将使房地产投资进一步放缓。同时,二季度继续加息 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很大,资金成本将继续提高,投资增长将进一步受到资金瓶颈的制约。其次,通胀率在二季度仍将维持在5%左右乃至6%的高位,但 大幅向上攀升的可能性不大。实际上,3月CPI终于出现了环比微跌的状况,意味着通胀率企稳曙光隐现。因此,二季度很有可能出现经济增速略有回落,而通胀 率高位企稳的状况。
事实上,关于通胀率将可能在二季度见顶的观点已成为业内大多数分析人士的共识。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当前通胀压力比较大,高点可能出现在二季度,甚至6月CPI有可能达到6%,但由于管住了货币等因素,下半年则呈现稳步下降的趋势。”
但是,未来一两个季度通胀率的企稳以至回落仍面临一些不确定因素。陈功表示,这些因素主要有:第一,3月M2增速重回16%的调控目标之上,新增贷款超出6000亿元的平均预期,3月新增外汇占款亦重返4079亿元的高位,货币政策的有效收紧可能出现反复,央行4月17日再次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就有对症下药之意。第二,PPI今年以来迭创新高,意味着通胀向下游传导的压力很大。由于发改委启动了临时价格干预,二季度
CPI数据可能不能充分反映通胀全貌。如果价格干预在二季度末退出,PPI的传导力度有多强尚不得而知。第三,中东局势的动荡和日本重建的需要给国际油价提供了一定支撑,而美联储并无提前终止此轮量化宽松之意,年内加息的可能性也不大,这给石油为首的大宗商品价格维持在高位甚至继续上涨创造了条件,反过来增加了中国的通胀压力。
从此情况看,未来货币政策调控的力度、时机和节奏的把握就显得异常重要。中国银行国际研究所最新发布的报告就提醒,要谨防对通货膨胀的 “超调”。报告提出,在治理通货膨胀的过程中,当前我国宏观调控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防止政策调控不到位。即如果政策收的力度不够,流动性泛滥、通胀压力 加大、资产价格泡沫等问题就得不到很好的治理,达不到调控的预期目标;二是防止政策“超调”。如果紧缩性货币政策收得太快、太紧,很可能伤及实体经济,导 致经济“硬着陆”。
免责声明:上文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并无义务对其原创性及内容加以证实。对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或图片)的真实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参考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制作、转载、同意会员发布上述内容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认可、同意或赞同其观点。上述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决策之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对上述内容有任何异议,请联系相关作者或与本站站长联系,本站将尽可能协助处理有关事宜。谢谢访问与合作! 中钨在线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