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百万吨隐性铜库存疑云 加息恐吓全球铜市
全球供应日趋紧张、需求日益增长的金属铜,却在中国过剩了?
3月23日,铜价连破数个历史纪录之际,英国金融时报的一则关于中国铜库存激增的报道,在市场中掀起轩然大波。全球最大铜生产商——智利国家铜 业公司(Codelco)的首席执行长迭戈·埃尔南德斯(Diego Hernández)告诉英国《金融时报》,中国在短期内是一个“担忧”,因为中国政府正采取加息等措施给经济降温,而且中国铜库存处于较高水平。
就上述报道,一位知情人士估算,上海外高桥保税区铜库存可能有60万~70万吨,而目前中国隐性库存将近100万吨。
中国是全球第一大铜进口国,而上海是中国铜进口的门户。因此,上述信息可反映整个中国铜库存现状。
对此,江西铜业(39.42,0.00,0.00%)股份有限公司(600362,江西铜业)一位高层质疑道:2007年到2010年中国铜进口量骤增,但是全球金融危机后铜消费量并没有跟着涨,那么这部分进口量是不是市场真实需求?
河南金龙精密铜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笑天则给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解答:目前银根(指金融市场上的资金供应)紧缩,融资不易,“存放在保税区的铜预计有90%~95%用于融资。”
上述知情人士也告诉早报记者,不少外贸企业通过银行信用证进口铜(银行先垫付货款),在货物1个月左右到岸后,随即抛售套现,因信用证5个月到期后才需还款给银行,这笔套现资金就成为了“短期融资”,经过反复操作就成为了“长期贷款”。
这些借铜融资的人士究竟来自何处?
据上海一位银行人士透露,这些“融资客”中不乏一些与铜市场毫无关系的企业,例如钢材贸易商、房地产开发商。
值得重视的是,大量的“融资铜”并不是铜市场的真实需求,最终都需要市场去消化。业内一位分析师甚至认为,假如大量铜库存投放市场,可能会造成行业“崩溃”。
“三四个月前,我们的数据显示,由于中国因素,市场在2011和2012年将非常紧张。”埃尔南德斯说。“眼下的忧虑则是短期内我们可能遭遇一些价格波动。”
国际铜研究小组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2010年全球精炼铜市场供应缺口约为305000吨。
铜库存猜测
海关总署3月9日发布的预警报告数据显示,中国每年铜需求近700万吨,约占全球需求总量的40%,2011年需求料将增加1.7%。
作为全球大宗商品之一,铜与国际经济与政治环境密切相关。近期,受利比亚动荡、日本地震等“利空”消息影响,此前一度飙升至10190美元/吨的铜价在需求旺季却开始高位震荡。
3月13日,受“3·11”日本地震消息刺激,LME铜(伦敦铜期货,简称伦铜)三月期货价格甚至跌破9000美元/吨,最低探至8992美元/吨,为3个月来首次。
除大环境“拉扯”铜价,铜库存或许是另外一只铜价震荡下行的“拉手”。伦敦金属交易所金属库存数据显示,截至3月31日,铜库存为439850吨,达到了2010年7月以来库存的峰值水平。
除交易所定期公布的显性库存,还存在相当数量的“隐性库存”。隐性库存是指全球范围内生产商、贸易商和消费商手中持有的库存。由于这些库存不会定期对外公布,因此难以统计,故一般只以交易所的库存进行衡量。
上海期货交易所指定保税交割仓库共有6个,其中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有2个。
3月24日,位于上海外高桥保税区4号门一家物流公司仓库管理人员告诉早报记者,公司仓库本来不用于堆铜,因为前几个月7号门堆场堆放不下,公司仓库外的露天场地就临时借用给进口商堆放,而压坏的水泥地需要补偿300元/吨的损失费。
在外高桥保税区5号门,附近的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新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内部工作人员告诉早报记者,公司客户(物流公司)的仓库不用于堆铜,有些客户利用仓库外的空余场地,但四五个月前就差不多堆满了,现在很少有空余。
一位从事期货行业的知情者告诉早报记者,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仓库铜库存可能已经超过60万吨。
无独有偶,路透社4月6日援引南非标准银行数据显示,上海的保税区约有60万吨铜库存,此外,中国南方港口还有10万吨。据智利政府数据,这合计占到全球铜矿约1580万吨年开采量的4.4%左右。
“姑妄听之。”针对上海的保税区有60万吨库存,上述江西铜业高层人士说,隐性库存到底有多少,不好估计。
但上述人士同时从显性库存的角度,来解释目前全球铜库存正在增加的事实——从LME库存可见,现在是43万吨左右,加上上期所16万吨库存,约有60万吨,而去年3月份,库存大约40万吨。
3月31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铜分会副主任赵波告诉早报记者,该协会并未对外高桥保税区仓库库存数据进行统计,不过预计目前国内社会铜库存将近100万吨左右。
那么,库存从哪里来?五矿期货金属分析师卓桂秋运用精铜生产模型进行估算,2009年4月至2010年12月,中国进口铜精矿一直处于过剩状态,这些过剩的进口铜精矿的潜在精铜产量累计近65万吨,相当于2010年2~3个月的精铜进口量。
瑞达期货分析师林设则认为,上海的保税区大量铜库存是因进口亏损而滞留的,目前上海铜库存已处于自去年5月21日以来的高点,且位于历年同期水平之上。
进口“悬疑”
除了铜库存“疑团重重”,有据可查的进口量也有不少“悬疑”。
上海有色金属网数据显示,2010年全年进口铜精矿646.81万吨,精铜292.21万吨,铜材91万吨,与2009年基本持平。
另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进口未锻造的铜及铜材206.0万吨,2007年进口量为278.0万吨,2008年进口量为263.7万吨,2009年与2010年进口量为429.0万吨。
如果单从数据看,并没有什么可疑之处。不过,经过与前些年数据相比,3月30日,上述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高层人士提出了质疑。
上述江西铜业高层人士称,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2006、2007年进口阴极铜(也称为精铜)为120万吨左右,到了2009年,居然进口 了310多万吨,2010年也进口了290万吨。而令人费解的是,这两年全球以及中国经济没有特别大增长,为什么铜进口量增加了这么多?
该高层人士还说,单从2009年来说,至少在5月份以前,国内经济状况也不是太好,但全年居然进口300多万吨,比正常年份三分之二还要多,按常理说不可能有这么大的量。当时国际上对中国隐性库存就猜测有120万吨。
“我去过很多企业调研,确实有很多企业囤了不少铜,或许他们眼光独到,为了升值。”上述高层人士告诉早报记者。
不过,在铜价连创新高的同时,“囤铜”风险也在积蓄。显见的是,去年以来铜价连创新高,今年2月13日最高探至10190美元/吨,但自2月中旬至今开始震荡。
另一个相关数据是,海关总署3月10日发布的统计快讯显示,2月份铜和铜材进口量从1月份的364240吨下降至235469吨,为2009年1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废铜进口也下降至25万吨。
对此,赵波解释,由于铜价过高,中国2月份铜进口量自然就下来了。
林设也认为,虽然2月进口量的下降部分原因归结于中国春节放假,但因其进口量处于历年同期较低水平,仅略高于2008年2月的226980吨,从而也表明了在国内高企的库存,贸易商逐渐减少了铜的进口量。
不过,黄笑天分析说,市场分析说是春节原因,但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目前进口损失比较大,“2月份的时候进口一吨就要亏损3000-4000元人民币,不划算”,进口套利窗口已经关闭。
金汇期货分析师姚丹丹给出了一个铜进口成本计算方式,铜进口成本=(LME三月期价格+/-现货升贴水+到岸升贴水)×汇率×(1+关税税率)×(1+增值税税率)+杂费。
按照2008年铜价数据,以及增值税、进口关税、码头费、海运费、陆路运输费、仓储费、开证费等,国内企业每进口一吨铜要亏损近7000元人民币。
姚丹丹告诉早报记者,2010年进口亏损最高水平在3000元人民币/吨左右,今年年初缩小到1800元人民币/吨,现在亏损又开始扩大。
那么,在亏损情况下大量进口铜并非市场真实需求,又是何求?
“融资铜”真相
卓桂秋提出的疑问是,2010年铜精矿进口增速放缓,但铜精矿年度进口量为2002年以来最高,约647万吨。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是,2010年中国精铜生产中的铜精矿进口依存度却大幅下降。
卓桂秋给出一组数据显示,2010年2月-12月中国矿产精铜量(即国产与进口铜精矿生产的精铜量)稳定在22万-26万吨之间,但利用进口铜 精矿冶炼精铜的比重(或称精铜生产中进口铜精矿依存度),却从2010年2月的70%降至2010年12月的58%,2010年11月更低至50%。
值得深思的是,进口而未用于冶炼的铜精矿去了哪里?被流传的上海的保税区60万吨铜库存到底是怎么回事?
黄笑天“语出惊人”:存放在保税区的铜预估有90%-95%用于融资,等到国内外铜价对接的时候再进入市场。他说,目前这部分进口铜如果进入市场,则将每吨亏损2500元人民币。
一股份制银行上海分行国际业务部总经理告诉早报记者,被预估有90%-95%进口铜用于融资的这项业务,也称之为贸易融资。
“融资铜”如何操作?上述人士解释道,进口商只需在银行有授信额度,就能开信用证,然后用于进口垫资,在进口一批货物时向银行交20%保证金, 但其余部分必须有担保或其他货物质押,货物到港后,进口商就可以进行销售,信用证期限为90天或180天,到期后,进口商将本息归还。
这意味着,铜一般在一个月后到岸,相当于进口商在国内拿到铜的现货,而后快速把铜出售套现。由于信用证期限还剩余将近五个月时间,卖出的进口铜的货款就等于是一笔短期融资。
按照现价71000元人民币/吨的铜,进口500吨铜,可以获得货款3500万元人民币,也就等于拿到了一笔3500万元人民币的短期融资。由 于人民币升值预期,等到信用证期限快到期时,再拿人民币兑换或者购买美元,这样只需相对少的人民币本金就可以兑换同样多的美元,并及时偿还开信用证的银 行。
由于国际大宗商品贸易计价结算货币一般为美元,而进口信用证也是用美元,银行一般用美元或者其他外国币种进行垫付货款,这样进口商可以获得一笔汇兑的收益。倘若进口商需要更为长期的“短期融资”,那么进口商只需按照原先的程序再次进行操作即可。
姚丹丹告诉早报记者,做融资铜的贸易商一般会用期货操作锁定风险,一般在伦敦交易所用混合定单买了一吨铜,同一时间在上海交易所做套期保值,锁定铜的差价,这样价格风险就可以规避。
上述银行人士说,在目前信贷紧缩的状况下,由于一些中小企业不能从银行取得现金贷款,只能选择“贸易融资”来获得“流动资金”。
有市场人士称,此前中国已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银行可贷款资金逐渐减少,房地产商依靠银行贷款融资的难度逐渐加大,再加上今年以来已两次上调 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这将抑制部分购房需求,降低房地产商通过销售回款的能力,最终将使得部分开发商尤其是小型开发商的资金链更加紧张。
有房地产人士向早报记者介绍称,做贸易融资的同行主要是一些中小型企业,另外也有部分房地产商旗下有进出口贸易的分公司,在融资后用于房地产项目。
“融资铜”利弊
据介绍,目前国内用于贸易融资的品种很多,主要品种有铜、锌、PTA、粮油等。可以看出,这些商品具有国内外市场价格对接、市场化程度高、通常有期货交易且国内有一定需求基础的特点。
由于铜单价较大,金融属性强,被行业认为是最佳“融资”工具。黄笑天说,目前银根紧缩,资金供不应求。铜的流动性强,用于融资的成本低。
然而,对于贸易融资的相关方来说,这并不是一个轻松的“生意”,对于进出口公司、担保公司以及银行来说,都存在不可估量的风险。
上述银行人士告诉早报记者,由于一些中小企业比较难通过银行资质认定,只能通过一些担保公司或者代理来进行“贸易融资”。
该人士指出,这种情况时有发生,银行也比较难监管,因为一些担保公司履行了银行相关审查职能,因此银行也出现过很多坏账现象。不过,一些大公司进行担保,但也有比较严格的资格审查和类似质押与抵押物进行风险控制。
如果出现坏账,银行一般会利用法律途径来追究相关方的责任,比如进口商或者担保公司。
另外,上述银行人士告诉早报记者,要使用进口信用证进行贸易融资,银行一般会对进口商进行资质认证,主要考查该公司授信额度、信用评级、三年内财务状况、主营业务集中度以及行业情况。
“比如‘两高一资’(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行业就比较难获得信用证,而国家鼓励和支持的新兴产业就比较容易。”上述银行人士说。贸易融资有很多种产品,不同产品适合在不同的时间节点向市场推出。
该人士说,因为收益率比较高,几乎每家银行都有这个业务。
另外,融资铜并不是真实的消费需求,大量的“融资铜”最终会在国内市场销售和消化,对铜市场供求关系造成一定压力。不过,赵波认为,“融资铜”相当于“蓄水池”,有利于国际铜价稳定。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大型铜企人士告诉早报记者,拿铜去抵押融资,肯定不是实际消费需求,会对市场有一定程度影响。
“(对铜价)影响肯定有,但具体有多大很难说,铜价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多,有时候我们认为铜价该涨的时候,它不涨,有时候我们认为铜价该跌的时候,它不跌反涨,另外究竟库存有多大量也很难估计,有多少库存会释放出来更难估计。”上述铜企人士说。
联合金属网分析师王丽新称,由于用于融资的铜库存难以估计和统计,假如大量库存投放市场,可能会造成行业“崩溃”。
3月30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外汇业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加强结售汇综合头寸管理,进一步调低2011年度境内金融机构短期外债指标规模。
姚丹丹分析说,国家外汇管理局已经开始越来越重视贸易融资这一块,这个通知要引起警惕了,是针对铜贸易融资的,很有可能是一个信号和导火线,如果继续紧缩,中国铜进口很可能大幅减少。
“如果进一步收紧,贸易融资就没法做了,不允许开90天的信用证,那就没有融资功能了。”姚丹丹说。
免责声明:上文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并无义务对其原创性及内容加以证实。对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或图片)的真实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参考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制作、转载、同意会员发布上述内容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认可、同意或赞同其观点。上述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决策之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对上述内容有任何异议,请联系相关作者或与本站站长联系,本站将尽可能协助处理有关事宜。谢谢访问与合作! 中钨在线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