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石定价权丧失了对钢铁行业的影响
新年伊始,国际铁矿石市场狼烟四起,铁矿石巨头凭借"霸占"着的几块"破石头","强取豪夺"。"正邪"两派谈判一度陷入僵局。矿山巨头强制执行"月度定价"的同时,还要让"子弹矿价在高位上多飞一会儿"。 那么,在2011年及未来,矿石供需、供应商定价行为和国内钢厂盈利特征将演绎什么样格局 铁矿石定价机制嬗变下的供应商定价行为:下游需求的刚性特征: 伴随着世界经济增长,全球铁矿石的需求刚性会变的越来越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这种特征更为明显。这种需求刚性特征表现为:铁矿石消费需求不因矿价上涨而减少很多,也不会因为价格的下跌而增加多少。 根据经济学理论,当下游需求表现为较强的刚性时,供应商往往采取提高产品售价来谋取最大利润,即使在需求减少的时候也不会轻易采取降价行为。 铁矿石市场的高度寡占特征: 三大矿商占有70%以上的国际铁矿石资源,表现为高度集中的行赌优势。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一个大矿石供应商采取行动,其它供应商会立即响应跟随,而不去反向行动占有市场谋取个人利润的原因。因为他们只有实现了整体利润最大化,才能让自己长期分得更多的蛋糕。 市场供需理论常常是针对竞争性比较充分的市场而言的,对于像国际铁矿石这样的寡占市场,市场供需理论是建立在个体决策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更多地从博弈论的角度去谈企业利润最大化和企业家行为。 铁矿石供应商的定价行为: 那么,对于下游需求呈刚性、高度垄断的寡占市场,以及下游钢企分散的情况下,三大矿山的最优策略表现为以下三点: 第一点,抓住下游盈利的有利时机,蚕食下游利润。 玩了这么多年的铁矿石定价的供应商很清楚,自己期望拿到的蛋糕并不只是钢铁企业就能够完全做出来的,只有大家都拿出自己的面粉来才能做出更大的蛋糕。矿 石供应商期望充分利用经济复苏、下游需求等有利机会,通过一轮轮的"涨价--微调"机制,推动钢铁企业提高钢材价格谋取钢铁产业下游利润,然后再次通过涨 价将这部分新增利润囊入自己的腰包。 从近几年的钢价和矿价的关系可以看出这点,钢材价格的上涨趋势比其它工业品都显著,而且铁矿石的价格 也始终粘附着钢材价格。当钢铁企业可以通过提价来增厚利润的时候,铁矿石供应商也就会跟着提高矿价,蚕食钢企通过提价额外获取的利润空间。市场不好的时 候,供应商也会适当降低矿价维持钢企生存,等待有血时第二次抽血利润。 第二点,积极争取矿价的持续提高。 积极争取矿价的持续提高,一方面可以推动钢企向下游要利润;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既有的利润空间内实现利润最大化。 第三点,增强铁矿石定价机制的灵活性。 这是寡头定价的经济学理论,只要寡头增加了定价的灵活性就能增强其获取利润的能力。铁矿石供应商只要进一步增强铁矿石定价的灵活性,使定价模式向一级垄 断市场靠拢,就能够进一步地蚕食下游的边际利润,掌握更多的话语权。这就是三大矿石为了提高定价频率,常常以牺牲短期利润为代价的原因。 2.铁矿石定价再变,中国钢铁产业步入新微利时代。 年度长协价?季度定价,中国钢企企业步入微利时代: 自年度铁矿石谈判定价机制崩溃,年度定价被更短期的季度定价取代之后,铁矿石供应商严重蚕食了国内钢铁企业的利润。 据信部报告统计,2010年国内进口矿价自年初的90USD/吨攀升至年末的145USD/吨,相当于国内大中型钢企为铁矿石成本多支付1960亿元, 而2010年全部大中型钢铁企业利润仅897亿元,不到额外支付成本的一半。2010年国内钢企的销售利润率仅为2.91%,远低于全国工业企业6.2% 的平均水平。 从几十美元的铁矿石开采成本到近200美元/吨的铁矿石售价,巨大的收益-成本差说明,超额利润的来源不仅是钢铁产业本身,更多的是钢铁下游产业到整个经济体的让利,铁矿石无疑就是长在中国乃至全球经济体上的毒瘤。 月度定价格局渐趋明朗,趋势已定: 2011年初,世界和中国经济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伴随经济增长,胀预期呼声日渐高涨,国内物价持续高涨,避险资金推高大宗商品价格。忌惮于澳大利亚、巴西地区自然灾害导致原料供给短缺的影响,浓重的涨价预期驱使国内钢厂贸易商积极囤货,加剧市场供需不平衡。 看准这一机会,国际铁矿石供应商趁火打劫,利用这次机会强行推高钢价,以牟取短期利润,国际铁矿石再次进入新一轮涨价周期。 供应商对利润的追求远不止于短期,增强定价模式的灵活度是其牟取长期利润最大化的最有效保障。新年伊始,铁矿石涨价尘埃未定,新一轮谈判又陷僵局,维持不到一年的季度定价已经不能满足矿石供应商的胃口,月度定价模式似乎已供应商尝试强制推行的新目标。 从近来形势看,这种高频度的月度定价格局似乎日趋明朗,供应商实际上已经启动月度定价甚至现货定价方式,迫于谈判权和定价权的缺失,国内钢企接受这一定价已经在意料之中。 季度定价月度定价,中国钢铁产业进入新一轮微利时代新微利时代: 国内需求分析: 从"十二五"规划、今年政府管理目标和频繁的政策上看,2011年将是一个政策年,国家将逐步从追求单纯经济增长向增长和治理均衡转变,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调控将成为实质性的着力点。2011年经济处于稳步常态增长之中,那么意味着经济耗钢铁需求也将是温和增长的。 按照以往经验,在经济温和增长的环境下,钢材不会有大幅上涨的空间。 如果没有强劲需求的快速拉动,钢企很难在成本和价格之间找到一个盈利的时间段。按照铁矿石供应商的最优经济学策略行为,在这种经济环境下,如果钢材价格有所提高,矿价只有跟着钢价才能赚取最大化利润。 那么,意味着2011年中国钢铁产业仍然是一个微利年,而且钢企盈利可能还要比2010年的情况还要差。 其实,只要是上游垄断机制没有被打破,中国钢铁企业就将处于长期微利之中。 读者也许会问,对于同样的供应商,在2008年之前,中国钢铁产业为什么能获取不错的利润率,如,2007年国内钢企销售利润率为7.26%,而 2011年就不能在同样的经济复苏条件下获得不错的利润呢?这主要是因为,以前的供应商市场从来没有现在这么偏紧,铁矿石定价调整也没有现在这么频繁。 从2007年至2010年,中国钢企销售利润率分别为7.26%,3.23%,2.46%金融危机因素和2.91%,充分说明了这种趋势。 从趋于偏紧的矿石供给、供应商定价行为、下游需求的刚性和铁矿石定价机制的嬗变上看,中国钢铁产业将步入一个长期微利时代。
免责声明:上文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并无义务对其原创性及内容加以证实。对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或图片)的真实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参考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制作、转载、同意会员发布上述内容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认可、同意或赞同其观点。上述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决策之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对上述内容有任何异议,请联系相关作者或与本站站长联系,本站将尽可能协助处理有关事宜。谢谢访问与合作! 中钨在线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