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军区列装仅6个月新型步战车已能高原作战
该机步旅远程机动
特约记者 游成锋 本报记者 李秦卫 通讯员 肖传金
仲秋,昆仑山,峰峦狰狞,万籁俱寂。
蓦然,兰州军区某集团军机步旅10多台铁甲步战车扑向某制高点,一发发炮弹似冰雹砸向“敌”目标。迄今,这些步战车列装仅仅6个月。
此役,该旅从关中平原一路向西,远程机动拉上昆仑山。
该旅与山有缘:诞生在井冈山,上过太行山,打过黑山阻击战,转战湘西十万大山剿匪,抗美援朝血战严岘山,写下无数山地作战的铁血传奇。
和平时期,该旅告别了大山,成为一只长期盘踞关中的“平原虎”。
如今,这只猛虎是如何再展虎威,走向大山的呢?
不能上山的虎,何来下山的威
2003年,该旅开赴海拔3000米的高原演练。演练还没开始,该旅“英雄神炮连”就因高原缺氧出现非战斗减员。无奈,连队只好把演练场下移1000米。
高原惊醒“平原虎”,逼得旅党委“一班人”把目光投向大山。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5000米,在高原行走相当于平地负重20公斤,生存尚且不易,还能进行高强度的军事训练吗?
不服输,心里又没有底。2008年6月,部队再次开赴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驻训。出征誓师大会上,政委黄其翰激情动员:“不能上山的虎,何来下山的威?如果战争在海拔更高的地方打响,我们岂不是不战自败?”
海拔越高难题越多。在山下生龙活虎的战士头疼欲裂,在平原呼噜震天的战士彻夜失眠,一顿饭吃八九个馒头的战士没了食欲,坦克特级射手频频脱靶……
再上高原,虎威尽失,军营里一时没了歌声。当年,那支著名的《说打就打》战歌就诞生在该旅,如今战士们很困惑:“在高原还能做到‘说打就打’吗?”
难关面前识英雄。“自然界有禁区,战斗力无禁区。”旅党委鼓励官兵把耐高寒、耐缺氧作为重点课题,开展全天候、全过程、全课目的高原适应性训练。
山地之虎的“虎威”回来了!率先破解山地作战难题的,是赫赫有名的“华山脚下三只虎”——
“红一连”摸索总结出“阶梯式训练法”,按海拔每升高1000米作为调整台阶逐步升高,分别在海拔3500米、4500米、5500米实行“台阶式”训练,很快在全旅推广。
“英雄四连”摸索出长跑前后憋气训练、加戴防毒面具训练、模拟负重爬山训练等6种高原适应性训练方法,总结出“循环训练、过关升级训练、饱和训练”等10多种训练方法,高原非战斗减员大幅降低。
“特功五连”针对高原射击训练空气稀薄,武器射程普遍偏远的难题,组织训练尖子重新编写“弹道修正表”,总结出各种武器在不同海拔高度的射击规律和方法。
“三只虎”带动“一群虎”。围绕走、打、吃、住、藏、通、救、修等16个高原作战课题攻关,该旅36个专业和163个关键岗位纷纷走向高原展开训练。
再向虎山行,攀升“高原台阶”
莽莽昆仑,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该旅官兵每攀升一个“高原台阶”,都会遇到新的训练作战难题。
高原含氧量不足,馒头、米饭蒸不熟,造成官兵消化不良。为破解高原寒区饮食保障难题,该旅研制出多功能“野营灶”,给每个连队配发多孔蒸饭机、 野战营养快餐生成器材,还与工厂联手研制了高原快速反应热食品套餐。过去,一个百十号人的连队,在海拔3500米以上高原吃顿热饭最少需要60分钟,现在 只需要10分钟便可吃上快热食品套餐。
高原崇山叠嶂,电波阻断,部队指挥不畅。硕士旅长王欣将某型电台设置在高地,利用自动转信功能实现行军梯队的互联互通,还联手科研院所研发某新型通信指挥系统,对接力通信、无线电台通信、卫星通信、计算机网络通信等进行系统整合,构建了高原山地新型指挥机构通信枢纽。
该旅近年先后3次换装,每次都把新装备拉上高原试训。今年5月,新型步战车列装后,参谋长罗洪涛带领攻关组,对车载电台进行信息化改造,开发出适应新装备性能的“装甲车辆高原野战有线指挥系统”,在高原实现了全天候、全时段、全频率“动中通”。
乳虎啸高原,一批“80后”“90后”官兵成为攻关新锐。“欧阳海连”干部骨干打破传统山地进攻战法,摸索出一系列新战法。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专家认为:这些战法具有较强的实战价值,丰富和发展了我军高寒山地作战样式。
猛虎跃高山,励志又练胆。在荒无人烟的高原演兵,官兵脸颊被强紫外线灼伤,嘴唇裂开一道道血口子,夜晚露营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雪野,人瘦了,脸黑了,但“老虎”的筋骨更壮了。
几番寒暑易往,该旅先后在4种不同海拔高度,完成了34个训练课目,进行了110多项试验,采集近千组数据,初步摸索出了部队在高原寒区遂行训 练、作战任务的特点规律,创造了我军机械化步兵部队在高寒高原地区机动距离最远、海拔最高、演练课目最多3项纪录,涌现出“猛虎营长”许勤劳、“雪狼精 兵”刘怀磊等一批高原训练能手。
无论夜与昼,猛虎一身胆
高原植被稀少,石山禿岭,像一位裸露身躯的莽汉子。
高原隐蔽难!前年,该旅组织夜间进攻战斗演练,以往号称“夜老虎”的某连运用闭灯驾驶、隐蔽行军和“高抬腿、低猫腰”的传统夜战方式悄然进入阵地。没想到,还没来得及展开战斗,就被“敌”用先进夜视器材发现。
“夜老虎”高原跌跤,让官兵发现:现代夜战是透明的战场。他们主动探索信息化条件下的高原夜战训练,从步战车、坦克单车伪装突破,随后展开夜间阵地伪装、机动伪装研究,总结出遮障伪装、迷彩伪装、示假伪装、烟雾伪装和热源干扰等12种新的伪装技术和手段。
坦克高原夜间射击难。为给铁甲战车装上“火眼金睛”,坦克三连训练骨干在不同海拔高度采集数据、反复试验,跟进修改参数200多次,摸索出“方向机和高低机协调操作一次定位法”,使无光条件下快速瞄准的精度和速度大幅跃升。
高原地势险要,夜间部队行动协同难。旅里抽集6名业务尖子,采取技术嫁接、土洋结合、高低互补等方法,研制出无线数据传输机、三色信号灯、声响 信号器等器材,较好实现了夜战条件下指挥协同信息的有效传递。官兵还利用雨夜、雪夜、雾夜等不良天候练兵,提高部队夜间快速趟冰河、越险山、跨沟壑等夜间 作战能力,摸索出高原夜间炮阵地展开与撤收、野战救护车启用等20余项提高机动速度的训法战法。
秋意渐浓,巍巍高原起硝烟,一场合成战斗群夜间驱歼拔点和综合火力打击演练在昆仑山腹地打响。一声令下,隐藏在考核组眼皮底下的该旅战车破土而出,在海拔4500米的高原考场,坦克火力打击取得优秀成绩。
3个夜间的连贯演练,该旅在指挥控制、火力打击、电磁压制、精确保障等课目演练成绩优秀率达92%。百余名观摩指挥员不禁赞叹:“夜老虎”走向高原雄风犹在!
免责声明:上文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并无义务对其原创性及内容加以证实。对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或图片)的真实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参考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制作、转载、同意会员发布上述内容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认可、同意或赞同其观点。上述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决策之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对上述内容有任何异议,请联系相关作者或与本站站长联系,本站将尽可能协助处理有关事宜。谢谢访问与合作! 中钨在线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