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以来国际商品市场走势及影响市场变化的因素
一、2010年以来国际商品市场表现
2010年以来,世界经济整体缓慢复苏,国际商品市场在2009年下半年强劲反弹的基础上继续高位运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编制的商品 价格指数显示,2010年9月底国际市场商品价格综合指数同比上涨17.6%,比年初上涨3.7%,其中非能源类商品价格指数分别上涨23.5%和 12.8%,是价格上涨的主要推动因素;能源类商品同比上涨13.9%,但比年初下降1.2%。在非能源商品中,食品饮料价格指数分别比去年同期和今年初 上涨16.9%和10.6%,工业原材料分别上涨31.1%和15.2%。主要是由于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迅速、需求旺盛带动国际商品市场需求回暖,自然灾 害影响农业生产、流动性过剩和美元贬值导致资本投机炒作等也是影响国际商品价格变化的重要因素。
与往年相比,2010年以来的国际商品市场出现了显著变化,原油不再是价格变动的领头羊,黄金、粮食、铁矿石等商品的价格波动幅度均超过原油。
1、金价屡创新高。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黄金的避险功能增强,自2009年2季度起,世界黄金储备由本世纪以来持续下降转为不断增加。世界黄金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9月 -2010年9月,各国央行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共出售黄金约94.5吨,创1999年央行售金协议签订以来最低。储备需求上升的同时,由于受低利率、美元 贬值和通胀预期影响,黄金的投资需求也明显增加,金价不断飙升。9月中下旬,纽约商品交易所金价几乎每日刷新记录,目前已突破1300美元/盎司。其他贵 金属价格也跟风上涨,白银价格创上世纪70年代以来最高纪录。
2、粮价近期飙升。2010年以来,主要粮食出口国纷纷遭遇极端天气和重大自然灾害,粮食产量预期下调,全球整体减产格局初显。俄罗斯及法国、 德国等欧盟国家连续高温干旱甚至遭受火灾,澳大利亚虫灾泛滥,加拿大受暴雨影响,特别是俄政府于8月宣布暂时禁止谷物出口,加剧了国际市场恐慌,3季度以 来国际粮价一度出现暴涨,其中7月份美小麦价格一个月内涨幅达50%以上,带动其他农产品价格联动上涨。9月下旬,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玉米、大豆、小麦价格分别比年初上涨21.1%、5.6%和28.1%。联合国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显示,9月份粮食价格指数比6月份上涨37.8%,受此影响,食品价格综合指数同比上涨15.8%。
3、铁矿石价格大幅波动。2010年,维持近40年的铁矿石年度长协定价机制终止,淡水河谷、力拓、必和必拓三大矿商集体放弃铁矿石年度定价机 制,转为季度定价机制,并试图向与现货市场挂钩的指数定价机制发展。在新的定价机制下,铁矿石价格与市场需求变化联系更加紧密,价格波动也更为频繁。今年 以来,铁矿石售价较去年底已累计上涨170%。为适应这一变化,钢铁厂商开始关注通过新兴的铁矿石掉期市场来进行对冲。各交易所也纷纷推出铁矿石掉期结 算、指数产品及其他衍生产品。预计铁矿石将成为又一个金融化的大宗商品。
图1 国际市场商品价格高位运行
(IMF初级产品价格指数,2005年=100)
资料来源:IMF,初级产品价格指数,2010年10月。
国际市场商品价格持续在高位运行,特别是国际市场粮价和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造成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输入型通胀压力更大。据IMF报告,2010年以来,新兴经济体广义通胀率高达5.8%。
图2 新兴经济体承受更大通胀压力(广义通胀率)
资料来源:IMF,世界经济展望,2010年10月
二、近期影响国际商品市场变化的因素
当前,国际商品市场仍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世界经济复苏进程不一、金融体系隐患未除、主要经济体宏观调控政策分化明显、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对市场 的影响是否完全释放等,将对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商品市场的变化产生重大影响。此外,美元走势、国际资本流动等也将对大宗商品价格产生影响。预计2010年四 季度及2011年初,国际商品市场将在高位震荡,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将因金融属性强弱程度不同而进一步分化。
今后一段时间,影响国际商品市场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1、世界经济复苏前景。尽管发达国家经济复苏基础依然脆弱,世界经济复苏势头放缓,但由于各国在应对经济衰退和预防通胀间的政策抉择更加审慎, 二次探底的风险大大降低,世界经济总体仍处于复苏通道。新兴经济体经济持续强劲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其工业化进程将为大宗商品的需求和价 格提供支撑。
2、金融和货币因素。金融危机以来,主要发达国家债务过度扩张,全球金融体系依然脆弱,资本避险需求和投机炒作欲望始终存在,原油、铜等大宗商 品金融属性越来越强,价格呈长期走高趋势。美元是国际商品市场主要计价货币,其汇率持续贬值必将影响商品价格。同时,随着美元霸权地位的削弱,黄金、石油等重要战略资源成为各国储备多元化的选择,资金在商品市场与资本市场间的流动速度和规模被进一步放大,不仅可能推高商品价格水平,还会加大波动幅度。
3、主要大宗商品供求状况。国际大宗商品需求逐步恢复,但供应前景并不乐观。主要商品供求偏紧,不利天气、地区冲突等因素都有可能令市场产生不 良预期,从而推高价格。原油消费近年来持续增长,但从上世纪70年代末至今,不仅未发现新的世界性大油田,还有很多油田已过开采峰值。全球铜供应正从过剩 走向短缺,英国商品研究局(CRU)预计2011年全球精铜供应短缺3.8万吨。受欧洲债务危机和美元贬值影响,各国央行扭转多年来抛售黄金的做法,不断 加大黄金储备,而黄金产量在2001年达到2600吨的高峰后一直稳步下滑,供需缺口逐渐拉大。
表1 2007-2011年国际商品价格走势
资料来源:EIU,世界商品预测,2010年8月。
注:(1)英国经济学家智库(EIU)商品价格指数,以美元计价,1990=100,其中食品饮料占55.6%权重,工业原材料占44.4%权重。
(2)2010年和2011年为预测值。
三、主要商品市场发展前景
农产品 目前全球主要农作物基本保持供需平衡,尽管今年小麦主产国俄罗斯大幅减产,但2010/11年度世界粮食产量仍有望达到有记录以来的第三高水平,同时由于 库存水平仍较高,发生粮食危机的可能性不大。目前农产品期货价格受灾害天气和资金流动等偶发性因素影响明显,农产品价格将表现为总体稳步上升,其间不断出 现震荡调整。(1)小麦。今年以来,小麦主产国俄罗斯遭遇持续高温和干旱,匈牙利和罗马尼亚等欧盟国家遭遇持续暴雨,小麦产量大幅下降。据美国农业部 (USDA)9月份报告预计,2010/11年度全球小麦总产量为6.43亿吨,较上年度减少5.5%,小麦消费量为6.61亿吨,较上年度增长 1.8%,供需明显出现缺口。不过,由于目前小麦库存水平较高,因此出现粮食危机导致粮价持续激增的可能性不大。(2)玉米。据USDA报 告,2010/11年度玉米产量为8.26亿吨,较上年度增长1.9%。由于饲料小麦供应减少,可能提振对玉米的需求,预计今年玉米总消费量为8.30亿 吨,库存/消费比将降至1995/96年度以来最低。玉米供需出现紧平衡,价格可能温和上涨。(3)油籽油料。预计2010/11年度全球大豆产量将达 2.55亿吨,用量为2.53亿吨。其中美国大豆单产和总产预计将创纪录水平,可部分抵消南美产量下降的影响。油菜籽、花生等产量亦有增加,植物油料供应 较充足。
原油 2010年上半年国际油价在高位波动。一方面,新兴经济体经济复苏势头强劲,石油需求持续增加。传统的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季节性需求模式被改变,据国际能源 机构(IEA)统计,2010年第2季度,全球石油需求首次出现反季节上升,达到每天8660万桶,高于1季度传统旺季时每天8600万桶的需求量。上半 年石油需求同比增长2.7%,是2004年以来增长最快的时期。IEA预计,2010年全年全球石油需求将同比增长1.9%。另一方面,国际石油市场受经 济预期影响大。4月份经济形势好转时,国际油价飙升至86.84美元/桶的高点,5月份欧债危机爆发后,国际油价又快速跌至68.01美元/桶的年内最 低。目前,世界经济复苏基础仍然脆弱,特别是欧洲债务危机根源未除、美国宏观经济依旧疲软等对国际油价均有负面影响。总体来看,目前油价缺乏大幅上涨动 力,但因各种潜在的突发事件风险和OPEC减产威胁,也不太可能出现暴跌,近期仍难摆脱震荡走势。
有色金属 世界金属统计局(WBMS)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球主要金属供应过剩。前8个月全球铅市供应过剩1.63万吨,铝市过剩43.4万吨,锌市过剩25.3万 吨;镍市、铜市由去年的供应过剩转为短缺,分别短缺6.3万吨和16.1万吨。尽管总体呈现供过于求,但新兴经济体的旺盛需求和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性过剩及 通胀预期推高了金属期货价格。至9月末,除铅价与上年同期大致持平外,其他品种均有较大幅度上涨。铜价突破8000美元/吨,同比上涨30.6%,铝、 锌、镍、锡同比涨幅分别达到23.8%、14.3%、53.6%和40.5%。今后一段时间,受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消费增长拉动,以及欧美出台的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和经济刺激政策影响,有色金属市场有望继续活跃,供需逐渐趋于平衡或略有短缺。若经济增长低于预期,铜等金属期货价格可能出现震荡。今年四季度至2011年初,有色金属市场的总体走势将是震荡走强。
纺织纤维及成品 2010年以来,在纺织市场出现原料危机和投资资金追捧的情况下,国际棉价持续走高,创近10年高点。9月中旬,Cotlook A棉价指数突破100,比年初上涨30%。受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土耳其等主要纺织生产国需求增加影响,全球棉花将继续呈供不应求格局。据USDA预 计,2010/11年度全球棉花产量为2544.2万吨,消费量为2631.7万吨,棉花库存下降,库存消费比降至38%,为1994/95年度以来的最 小值。此外,由于印度、巴基斯坦频频出台振兴纺织业的政策和限制棉花、棉纱出口的配套政策,市场供应紧张加剧,棉花后市仍将看涨。随着经济逐步复苏,服装 等日常消费品市场率先回暖,1-8月中国纺织品出口同比增长32.3%,服装增长19.0%,基本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纺织服装行业中下游企业成本负担加 重,可能引起新一轮涨价。
钢材2010 年,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钢铁行业强劲增长,发达国家回升速度较慢,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成为推动全球钢材市场发展的主要力量。据世界钢铁协会统 计,2010年8月,全球粗钢产量1.13亿吨,同比增长4.2%,与2008年8月大致持平,预计2010年全球表观消费量为12.41亿吨,2011 年为13.06亿吨。钢材产量主要由中国、土耳其、伊朗等新兴产钢国增长拉动,美、德、意、日等发达国家钢铁生产尚未恢复到危机前水平。至2010年9月 下旬,CRU钢材价格指数比上年同期上涨13.3%,其中扁平材和长材分别上涨14.7%和10.9%。
随着钢材市场复苏,铁矿石需求旺盛,不仅价格大幅上涨,定价机制亦发生重大变革。2010年4月,铁矿石现货价格一度超过180美元/吨,创两 年来新高。巨大的利润诱惑推动矿山新建产能快速扩张,铁矿石已存在相当高的产能过剩风险。力拓公司预计,四季度铁矿石价格环比将下降13.3%,其他矿商 也预计价格将下降。
机电产品 在以中国为首的亚洲市场带动下,全球机械设备市场出现积极迹象,各国下游产业的投资意向增强,未来机械设备市场有望整体回升。德国机械设备制造商协会 (VDMA)数据显示,德国机械设备产值自2010年3月起开始扭转下降势头实现正增长,7月份增幅超过7%,预计全年将增长6%。日本机床工业协会 (JMTBA)公布的机床订单数据显示,2010年1-8月,机床订单额为6108.9亿日元,同比增长185.1%,其中国内订单和海外订单分别增长 110.6%和240.6%,海外机床订单量已接近危机前水平。美国供应管理协会报告显示,8月份美国制造业连续第13个月扩张,且增速较前月加快。
在不断推出新产品的刺激下,消费者对个人电脑、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的需求明显增加。受电子产品消费需求强劲及价格上涨等因素带动,半导体市场有 望在2010年大幅增长。根据iSuppli市场调查公司预测,2010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为3103亿美元,同比增长35.1%,创半导体产业有史以来 最大的年度增幅。但目前的高增长是在前两年衰退基础上的复苏,预计今年四季度和2011年将回归正常的增长态势,2011年半导体销售额预计将增长7%。
受购车补贴政策淡出影响,发达国家汽车市场重现低迷。2010年7月全球汽车销售同比下降6.5%,环比下降7.1%,且下滑趋势仍在持续。美 国主要汽车厂商销量均下滑,8月德国新车上牌量同比下降27%,法国下降9.8%,意大利和西班牙分别下降19.3%和24%,均为近20年来最低水平。 亚太地区、南美等新兴市场增速也已放缓。节能环保新型汽车成为新的发展方向,美国政府计划24亿美元预算开发电动汽车电池;日本政府计划耗资1060亿日 元开发电动汽车等环保车技术,目标是到2020年将环保汽车普及率提高到20%-50%;欧盟宣布将在电动汽车电池开发领域投资10亿美元;韩国政府将推 出针对新能源汽车的各种税收优惠政策。 2010年上半年造船市场有复苏迹象,但全球新船订单量仍持续下降,截止7月末,造船企业手持订单数已连续23个月下降。中国造船产能增长迅 速,接单量超过韩国成为世界第一。航运市场低迷和船舶新增订单量持续下滑,致使新船价格同比下跌30-50%,未来两年船价走势仍充满不确定因素。在新船 需求不乐观、船价处于低位,同时钢材及其他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情况下,造船业面临较大经营压力和融资风险。
免责声明:上文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并无义务对其原创性及内容加以证实。对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或图片)的真实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参考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制作、转载、同意会员发布上述内容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认可、同意或赞同其观点。上述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决策之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对上述内容有任何异议,请联系相关作者或与本站站长联系,本站将尽可能协助处理有关事宜。谢谢访问与合作! 中钨在线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