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世博助力长三角构建碳市场
上海气象局、南京大学等机构的调查表明,长三角地区是全国高耗能行业分布最密集的区域之一,也是目前全球气温升幅最大的区域。
但是,随着视野的开拓,特别是与世博契合,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的碳意识正逐渐增强。上海已成立了环境能源交易所;多家企业成立了专攻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业务部门,如浦发银行成立“绿色信贷”部;绍兴组织30家小型制造企业进行增效节能培训;上海济丰包装纸业公司通过天津排放权交易所,购买6266吨碳排放量,实现碳中和;温州宏锦鞋材市场每年以2万元购买碳汇;华硕电脑给每台电脑贴上“碳足迹”认证;还有不少总部不在长三角的企业如远大空调、万科地产、中国移动将“绿色试验田”设在长三角……这些有益尝试都是长三角率先构建碳市场的基础。
近几年,国际碳市场迅猛增长。据预测,2012年全球交易额将达1500亿美元,有望超过石油交易,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然而,我国目前却处于碳交易产业链的低端,没有定价权。
彭镇秋认为,长三角应抓住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机遇,推进有利于节能减排的能源价格形成机制,建立统一的碳排放交易制度,形成自己的定价机制,引入碳期货交易。市政府参事诸大建也呼吁,尽快建立“碳生产率”基准值,扶持低碳企业。如果中国声音继续缺席世界碳市场,或许,中国的航空公司会为飞越欧盟的天空支付高额“碳排放费”,中国外贸企业也可能为出口美国的产品付出大量的“碳关税”,那将是谁也不愿看到的局面。
免责声明:上文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并无义务对其原创性及内容加以证实。对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或图片)的真实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参考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制作、转载、同意会员发布上述内容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认可、同意或赞同其观点。上述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决策之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对上述内容有任何异议,请联系相关作者或与本站站长联系,本站将尽可能协助处理有关事宜。谢谢访问与合作! 中钨在线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