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探讨矿产资源战略与规划 互补才能双赢
当前国际矿业经济形势振荡上升,矿业格局急剧转变,在世界交流与合作不断加深的背景下,资源的控制与反控制也不断加剧,中俄双方互为邻国,经济和资源互补性强,加快推进双方在矿产资源领域的合作显得尤为重要。为促进中俄两国在矿产资源领域深化合作、共同发展,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日前组织召开了中俄矿产资源战略与规划研讨会,深入思考并理性分析了矿产资源战略和矿产资源规划。俄罗斯矿物原料和矿产利用经济研究所代表团来华访问并参加了这次研讨会。 全球化背景下,需要通过合作才能打破资源垄断 矿物原料具有地域分布不均衡的特性,科学技术发展进程同样不平衡,少数发达国家通过运用资本手段对矿产资源进行控制,并一度成为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之一。俄罗斯矿经所所长科马洛夫指出,为打破少数国家通过资本对资源的控制,发展水平相同或相近的国家,需要通过组成合作组织或联合体的形式来共同应对。 在破解资本控制资源方面,各国之间必须不断加强合作。应当恢复独联体国家之间在采矿、冶金及工业领域内的合作伙伴关系,保障对短缺矿物原料的供应。发展上海合作组织内的矿物原料体系合作伙伴关系具有重要的互利互惠远景。在统一法律基础上的欧亚经济政治体制定共同的矿产资源政策,有助于上海合作组织与欧亚经济体矿物原料基础的形成,也有助于加强俄罗斯及独联体成员同中国的紧密联系。 矿产资源规划更趋向于战略性、政策性和可操作性 矿产资源规划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改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宏观调控;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资源;促进矿产管理方式的转变。 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孟旭光在总结了矿产资源规划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新一轮矿产资源规划的特点。第二轮中国矿产资源规划更加突出战略性、政策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 战略性方面,以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为根本目标,立足国内提高我国矿产资源的保障能力。同时以合理利用与保护矿产资源作为主线贯穿始终,强调低碳经济和绿色矿业发展的要求。 政策性体现在几方面:强化对矿产资源勘查的政策引导和对矿产资源开采规模的调控;强化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优化的引导与约束;强调对资源的节约和高效利用,以及资源和环境的保护。 可操作性体现在:建立完整的指标体系,共有五个分项目标、七类量化指标;强化和细化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空间布局和分区;提出重点工程;制定全面的规划保障措施。
在准确判断形势和摸清家底的基础上制定矿产资源战略 原地矿部副部长张文驹认为,矿产资源战略制定要在准确判断形势、摸清家底的基础上进行。资源供给方面要查清总资源量,需求方面要划分不同的需求。化石能源物质,特别是石油的消费需求中,把能源需求和原材料需求加以区分。非能源矿产的开发利用方面,中俄双方国情不同,我国要在加强矿产资源勘查的同时,研究开发利用低品级矿石和积存尾矿。张文驹认为,发展循环经济有三个层次——企业层次、工业园区层次和社会层次,资源主管部门和资源经济研究单位,要把注意力放在第三层次上,即在全社会建立起废弃物质回收、交易、再生资源化生产的市场链条,当前再生资源化的重点是金属材料。 张文驹同时也对当前的国际矿产品交易市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国际矿产品交易市场本来是一个产品市场,但是期货市场使它的性质发生了变异,投机成分大大增加,成为一个产品市场和虚拟经济市场混合体。2008年国际石油价格飞涨,最高达到每桶147美元,这是在当时石油生产和消费大体平衡的条件下发生的。当泡沫极大的时候,石油消费国就会蒙受很大损失,去年泡沫破裂的时候,又使生产国受到很大冲击。由于市场投机而造成的这种经济泡沫,对消费者、生产者都不利,只对投机者有利,这个问题需要深入研究。 资源与经济发展的互补性使中俄双方在矿产资源领域的合作具有可行性 华东有色地勘局局长邵毅指出了矿产资源对俄罗斯和中国的重要性。俄 罗斯经济发展资源型特征明显,其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中有2~3个百分点来自资源的开发与出口,包括矿产资源在内的自然资源的开发,已成为俄罗斯大国地位复 兴的重要支柱,而中国经济的长期快速发展,正面临着资源供应不足的严重制约,特别是大宗矿产资源产品的短缺,正逐步成为瓶颈。 中国和俄罗斯的经济互补性很强。虽然在地学方面的合作有了一些突破,双方从传统的地质编图、资源评价,发展到同位素地质与定年、三维岩石圈结构对比、大型矿集区立体填图、生态地质和编图。但并没有在合作找大矿找富矿上取得突破,在俄罗斯的矿产资源领域,西方的勘查企业远比中国的勘查企业更加活跃。 俄罗斯要做实、做强资源支柱产业,必须开发像中国这样的潜力巨大的资源消费市场,而中国要解决资源瓶颈,也正在寻求资源供应市场。因此中俄的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有着很强的互补性,双方在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中的合作潜力还很大。 俄罗斯逐步明确了以“金砖四国”为纽带的矿物原料保障“国家政策原则” 俄罗斯矿经所外事负责人马克鲁申阐述了俄罗斯联邦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战略优先性的变化。由于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可能,俄罗斯联邦和独联体国家安全框架优先性发生了变化,俄罗斯联邦在经济、政策上与欧盟、上海合作组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金砖四国”和西方七国建立关系,明确制定了以国际政治为基础的应对措施体系。同时,形成了独联体国家矿物原料保障的国家政策基本原则,即在合理利用矿产资源基础上取得独联体国家的稳健发展,在世界经济领域内保障独联体国家的地缘政治利益。 同时,马克鲁申提出对加入上海合作组织和“金砖四国”的独联体国家在矿物原料基地及其利用方面的高效与互惠发展合作提案。对于中国来说,如果双方可以建立进口的一种合作关系,就可以减少在进口原料这方面的支出。这样做可以实现两国共同开发利用两国边境部分矿产资源的目的,双方应该促成这种合作关系,共同开发矿产资源。
中俄应按照国际劳动分工和自由市场体系合作开发远东地区矿产资源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叶锦华主要从固体矿产分析了中俄两国存在的互补性。中国在钨、锡、锑、铅等有色金属,以及非金属方面有很大优势,俄罗斯在镍、铜、铂族元素、钾盐、金刚石、硼等矿产方面有较大优势,在煤炭、铁矿石、铬铁矿、锰矿等方面也有一定的优势。 中俄矿产资源的合作前景广阔,未来中国在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在充分立足国内资源的同时,应积极利用国外资源。俄罗斯尽管进入了后工业化时代,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已经进入稳定期,但后工业时代稳定的战略型矿产资源保障也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可以利用资源优势,拉动与平衡其他产业的发展。近年来由于矿产资源需求的拉动,澳大利亚、加拿大等资源大国虽已是发达国家,但仍通过资源出口获得了丰厚的利益。 中俄之间应该加强密切的区域资源勘查开发合作,可以在矿物原料和能源开发利用空间上确立伙伴关系,探求有效的国际劳动分工和自由市场体系,以确保双方对有关重要矿物原料与其加工产品的长期需求。此外,双方还应加强对俄罗斯有关地区的煤炭、铁矿石、有色金属和贵金属等矿产资源的合作、勘查与开发,以及对锡矿、钨矿、锑矿以及稀土矿的深度开发利用的合作研究。 技术、资本和制度是控制资源的三大新要素 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干飞判断,国际矿业开采已经向非传统领域进发,但是这需要更高的技术和更多的投入。当今世界,要想控制资源,必须从技术、资本和制度上下工夫,走技术换资源、资本换资源和制度换资源的路子。 技术换资源有三条道路可走:国内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矿产品加工产业技术的创新;在国外通过技术输出的形式利用资源。 资本换资源有两条道路可走:传统的增加投入找资源;采用发达资本国家的做法,通过金融市场控制资源。 制度换资源有两条道路可走:在国内节约利用资本有效利用的制度,在国际上建立国际矿业新秩序。制度控制是在和平方式下实现大国资源战略的一个途径,如能源消费集团与能源供给集团之间的资源战略协议等。
免责声明:上文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并无义务对其原创性及内容加以证实。对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或图片)的真实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参考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制作、转载、同意会员发布上述内容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认可、同意或赞同其观点。上述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决策之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对上述内容有任何异议,请联系相关作者或与本站站长联系,本站将尽可能协助处理有关事宜。谢谢访问与合作! 中钨在线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