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行投票权改革对中国经济发展有重大意义
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发展委员会春季会议25日在华盛顿举行,会议通过了世界银行改革方案,其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投票权是最大的亮点。发展中国家投票权的增加意味着什么?中国成为世界银行第三大股东对于中国经济又有怎样的影响?要实现发展中国家的投票权与发达国家持平还有多长的路要走?国 际在线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
记者:发展委员会春季会议25号发表公报说,会议通过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投票权的改革方案,使发展中国家在世界银行的整体投票权提高到 47.19%,那么这一改革反应了什么问题?世行行长佐立克表示,当今世界正在向一个新的、快速演变的多极世界经济体发展,您怎么看?
专家:我想这句话说的很正确,就是说这次投票权的增加,它反应了世界正在发生大的变化,这个变化是由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增长,引起 了世界经济增长态势发生变化,它也是从投票权的增加体现出来,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它体现一个公平性、一个合理性。不对称的那种发言权和投票权,那就是明 显歧视行为,但这一点呢,现在逐步走向公平化。第三个呢,是一个市场效应性。这里我们知道,国际金融体系和经济体系都在改革当中,世界银行的这一步改革就 是为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未来改革,它做了一个推动作用。第四点是最明显的一点,就是预示世界要变了。这个变的结果,可能完全把我们说的布雷顿 森林体系彻底推翻,建立一个新的世界秩序,这个秩序由新兴市场、发达国家共同治理,也就是现在我们说的G20机制下的治理,所以我觉得它预示着世界在变, 它变得可能走向一个更公平、更公正、更合理性的世界。
记者:这次改革使中国在世行的投票权位列第三,仅次于美国和日本。这对于中国乃至于世界的经济发展有什么意义?
专家:我想意义是很大的。首先,中国的发展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承认,我们的投票(权)上升,反映了我们30年改革开放的成就和成果对世界经济增长 的贡献。第二个意义呢,它承认了发展中国家对于世界合作的重要性,发展中国家共同走向世界发展的中心。第三个意义呢,是推动中国新一轮的国际化进程。我们 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在世界上的作用在增加。第四点呢,应该说,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拥有第三大投票权,它当然是承认我们,另一个我们的责任也要上升。我们 如何在世界上发挥我们更多的影响力,但是我们要承担更多的责任,所以我想这意味着我们要起更好的作用。
记者:与世行的投票权改革推进速度相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投票权改革目前仍显得比较滞后。他们承诺,将在2011年1月之前完成投票权的改革。这是否说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的改革步伐存在差距?这是为什么?
专家:在改革当中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美欧之间有个竞争。美国提出增加新兴市场投票权,但是美国并没有减少投票权,投票权的增加总要从欧洲匀出 来,这个过程相对困难一点。那么美国还有一票否决,因为美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投票权占17%,这意味着只要美国一家不同意,所有成员要同意 也不可以采取措施,所以我想这个是非常核心的问题。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世界发生这么大危机以后,世行需要有更多的钱来解决最不发达地区的援助问题,所以它 更迫切需要增加投票权。我想关键问题是,现在的改革当中,还是有一个力量的权衡和较量,就是我们说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会滞后的一个主要原因。
记者:您刚刚也提到,世行在改革之后,美国仍然保留了否决权。虽然这次投票权改革扩大了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机构中的影响,但是和发达国家仍然保持很大的差距。那么在国际金融机构中,发展中国家要达到与发达国家平分秋色的程度,是否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专家:我想这个时间要随着未来发展。首先一个我们要看到,世界经济复苏和重建当中的新兴市场的力量没有减退,而且在增加。你(新兴经济体和发展 中国家)要在国际上(和发达国家)平起平坐,首先要有经济实力。那么这个经济实力的发展,我认为未来10年可能还会有一个比较好的发展态势,也就是新兴市 场的增长快于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增长。那么我想,未来10年是非常关键的,国际格局的变化、国际秩序的变化、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行、新兴 市场的发展,处在一个关键期。所以我们应该预计,希望未来10年,世界的这种国际经济、金融秩序有一个好的结果。
免责声明:上文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并无义务对其原创性及内容加以证实。对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或图片)的真实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参考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制作、转载、同意会员发布上述内容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认可、同意或赞同其观点。上述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决策之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对上述内容有任何异议,请联系相关作者或与本站站长联系,本站将尽可能协助处理有关事宜。谢谢访问与合作! 中钨在线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