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通过海洋发展战略 发展多金属矿和再生资源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快,需求越来越大,不可再生资源将会越来越少。但在太平洋,中国拥有一块7.5万平方公里的多金属结核矿区的优先开采权。那里不仅多金属矿储量巨大,以亿吨来计,同时品位非常高,比陆上同类金属矿的品位要高出几倍、十几倍甚至上百倍。 今年两会,我的提案是《制定国家海洋战略,筹划海洋发展与安全大计》。之所以研究并提交这个提案,具体考虑是: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对今天的中国来 说,无论是经济利益还是长远发展抑或是国家安全,海洋都至关重要。作为13亿人口的大国,面临着国际日益复杂的生存环境,面临着国内日益加剧的资源能源短 缺,中国必须要将战略目光从陆地拓展到海洋。 2001年,海洋经济占到中国GDP的3%,到了2009年,这个数字已经提高到了9%以上。国 际上有一种通行的说法,海洋经济占到GDP的5%,即是海洋经济大国,超过10%~15%就是海洋经济强国。中国正向着海洋经济强国愈行愈近,但中国要想 成为海洋经济强国,迫切需要制定国家海洋战略。这个战略涵盖两方面内容:一是国家海洋发展战略,二是海洋安全战略,二者缺一不可。因为中国要生存就要发 展,但没有了安全,我们将失去一切。 中国需要海洋发展战略 中国为什么需要海洋发展战略?因为海洋是中国通向世界的血脉,也是资源有待发掘的宝库。同时,海洋经济在中国经济发展大局中的比重越来越重。 当前,沿海经济带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14个沿海省市自治区,人口大概占全国总人口的40%,土地面积不到全国的20%,但GDP超过了60%,到2030年将会超过70%。这个区位优势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持续存在。 中国国际贸易的发展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2008年,中国的外贸出口额攀升至2.56万亿美元。2009年,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中国出口受到很大影 响,但这个数据也保留在2.2万亿美元的高位。随着国际经济的复苏,可以预测,这一数据将会恢复甚至超过2008年的水平。 在国际贸易中,海上物流对中国至关重要。从运量计,海上运输占到了中国国际贸易的90%~95%。每天在海上穿梭的万吨轮船,其中来自中国的大概有四五百艘。中国现在每年消耗的石油近60%需要进口,其中80%需要通过海上运输。 当前,中国正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不可再生的资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有一个说法叫"战略接替区",也就是说陆上资源面临枯竭之际,海上资源将替而补 之。根据国际法和联合国海洋公约规定,中国应当拥有300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这些海域蕴藏着丰富的战略资源。仅南海海域,石油资源储量就达到了275 亿吨~400亿吨,天然气储量超过10万亿立方米,"可燃冰"储量大概占油气资源的50%。 说到战略资源,大家首先想到的是石油和天然气,实 际上,除此以外,洋底还有多金属结核等。全世界战略矿产资源大约为45种。迄今为止,中国能自给自足的不足一半,到2020年可能只有十几种,到2030 年可能只有几种。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快,需求越来越大,不可再生资源将会越来越少。但在太平洋,中国拥有一块7.5万平方公里的多金属结核矿区的优 先开采权。那里不仅多金属矿储量巨大,以亿吨来计,同时品位非常高,比陆上同类金属矿的品位要高出几倍、十几倍甚至上百倍。 目前,我们正在进行初步探测,这也得益于中国深海探矿技术的发展。我们的深海石油钻探技术已经达到了地下上万米,水下则达到3000米。 中国需要海洋安全战略 居安思危是中国传统思想理念。而今,中国正处于高速发展的上行通道,这让其他国家五味杂陈。保障国家的安全成为第一要义。而中国面临的威胁实际上有两大类:第一类是传统安全威胁,第二类就是非传统安全威胁。相比较而言,第二类更趋复杂。 就传统安全威胁来说,叫"打赢一场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而这场局部战争最大可能发生在海上。还有领海岛屿主权、海洋利益、海域划界等方方面面,矛盾错综复杂,必须要慎重对待。 另外,还有一些国家正在调整战略部署,针对中国的意图日益明显。比如,有些将60%的弹道导弹核潜艇、60%的攻击性潜艇、超过一半的航空母舰编队都转 移到了亚太地区。他们的军舰、战机长期在中国临近的海域、空域飞行侦察等,这对我们的安全都构成重大威胁。周边国家仍然不放弃冷战思维,在加强彼此之间的 军事同盟关系。 与此同时,我们面临的非传统安全威胁越来越大。中国海军奔赴亚丁湾护航就是一种应对。索马里海盗对我们印度洋航线构成极大的威 胁。中国进口石油56%都由此经过,不管从能源,还是外贸,这条航线就是我们的生命线。而索马里国内问题不解决,索马里海盗将会继续存在。也就是说,中国 海军的亚丁湾护航任务将会持续下去。 这条航线还面临着恐怖主义的威胁。美国的科尔号在也门被炸过,军舰几乎报废。法国一条30多万吨的油轮也在那儿被炸过。这对于我们都是警示。 除此以外,我们还非常关注马六甲海峡。英国人曾经统计过,这个海峡通过的船舶56%是与中国相关的。马六甲海峡的地理特征是狭长,全长近1000多公 里,有的地方宽仅十几公里,非常狭窄。如果此咽喉要道被封锁,那对中国的打击将会很大。当然,我们也可以绕道行驶,但那要付出很大的经济代价。 马六甲海峡也有海盗活动。与索马里不同的是,这里的海盗团队更危险。他们是跨国犯罪团体,手段更毒辣,组织更严密。 国际上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尚处于动乱状态,在联合国旗帜下,中国必须承担起维稳的义务。 面对所有这些威胁,中国必须要做好应对,要制定海洋安全战略,从战略的高度来应对一切正在发生或将要发生的威胁,做到有备无患。 中国需要设立海洋管理机制 人们印象中一直有一种误解,以为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农耕的内陆国家,封闭落后,与海无缘。但实际上,中国有长达数千年的亲海史。秦始皇就曾经四次巡海。汉 武帝时期,中国水军曾经出海作战,最多时高达10万人,兵抵现在的东南亚。直到明清时期,中国才疏远了大海。因为明朝朱棣篡位上台后,既定接班人朱允炆逃 到海外,于是,朱棣严令"禁海"。到了清朝康熙和乾隆年间,为了攻克台湾,他们采取了"沿海五十里无人区"的措施,直接带来的负面效应就是严重挫伤了中国 的海洋经济。 中华文明实际上有三个起源,分别为仰韶文化、古越文化和龙山文化。仰韶文化发端于山西、陕西中原一带,古越文化肇始于浙江、福 建、广东一带,而龙山文化起源于山东、辽宁、江苏一带。只有仰韶文化是内陆文化,而后两者均为海洋文化,可惜我们宣传不多,国人大多不知,也因此造成了全 民族的海洋文化匮乏、海洋意识欠缺。 而今,我们不仅呼吁提高全民族的海洋意识,更重要的是提高海洋战略意识,尤其要提高决策层的相关意识。 中国目前涉海部门繁多,号令不一,各行其是。譬如,海上执法部门就有七八个:渔业局有渔政,海洋局有海监,海关有缉私警察,公安部有反走私、反毒品等 等。大家都在造船,都设港点,都有一些雷达去探测,各有各的情报来源。这不仅造成了重复建设、资源浪费,而且信息不能共享,难以形成合力。 就 管理部门来说,由于机构调整,国家海洋局被缩编到国土资源部海洋局,变成一个部级下属机构。由于职能所限,每五年发布一次的海洋发展战略,仅仅局限于近 海、近岸的发展战略,远一点就到了发改委等其他部委的管辖范围,海洋局无权规划。这样的多头施政,势必影响中国海洋的未来。 为此,我在提案中 建议,成立由国务院和中央军委领导牵头、由国家发改委和总参谋部组成国家海洋战略研究制定工作领导小组,国务院相关部委、总参谋部和海军相关部门组成工作 班子,具体研究落实,保证国家海洋战略与国家大战略、海洋发展战略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海洋安全战略与国家安全战略的协调一致,提高国家海洋战略的全局性 和针对性,使其成为中国未来20年海洋工作的战略指导。由是,我们才能决胜于未来。 尹卓,全国政协委员、海军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主任、海军装备论证研究中心综合论证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少将军衔,著名军事专家,研究方向为:海军战略、海军战役、海军发展战略等。
免责声明:上文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并无义务对其原创性及内容加以证实。对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或图片)的真实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参考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制作、转载、同意会员发布上述内容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认可、同意或赞同其观点。上述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决策之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对上述内容有任何异议,请联系相关作者或与本站站长联系,本站将尽可能协助处理有关事宜。谢谢访问与合作! 中钨在线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