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金率上调 货币政策正常化愈早愈好
1月12日傍晚,央行决定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标志着央行在时隔一年多之后,再次将货币政策拉入紧缩的周期之中。笔者认为,此时提高准备金率恰逢其时,也是货币环境正常化的必须之举,早做比晚做好!
由此可见,央行已经深刻地认识到,2009年天量信贷有后遗症,其对通胀预期的愈演愈烈亦有着敏感的体验。
实际上,中国的通胀预期早已成为各方讨论的焦点。之前有报道称 “今年1月份第一周新增贷款达6000亿元”,如果6000亿的数据属实,信贷在年初的报复性回升,足以说明银行系统都已担忧央行会因为防通胀而在年内转变货币政策,故而提前大规模放款。
尽管6000亿的数据只是业界推测,但从央行近期动态亦可看出,有关方面对此已经十分警觉。本次令市场猝不及防地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以及上周意外提高央 票利率,便是与通胀预期的升温和新增贷款可能失控息息有关。毕竟,如果今年新增贷款再放出个10万亿,对于接下来资产泡沫的膨胀、拉高通胀和银行资产质量都将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
这个时候选择提高存款准备金,而不是直接升息,其背后意味深长。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一方面能够直接“冻结”银行 系统资金,同时向市场试探现在收紧货币的反应,避免猛紧缩造成过于激烈的动荡。而如果现在就采取直接升息的举措,则会对市场的冲击力度过大,因为在中国目 前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下,升息比存款准备金更让市场敏感。
其实,货币供应量在2009年的泛滥,几乎已经让中国经济覆水难收。与10万亿新增贷款对应的,是近30%的基础货币增长,而这最直接的后果则是资产泡沫的不断膨胀。由于2009年不少资金集中在资产市场,故而尚未完全传导至实体经济,拉升物价水平,明显的CPI通胀迹象没有显现,除了前一段辣椒和大葱价格出现离奇性暴涨之外。但这并不代表中国离通胀还很遥远。
现实的情况是这样的。2009年全球大量资金涌入大宗商品市场、股市和房地产,在吹大了全球和中国的资产价格泡沫的同时,更大的隐患则是将进一步加剧全球通胀的形势。
在油价站稳80美元/桶、铜价稳定在7000美元/吨的情况下,很难想象上游的原材料价格不发生上涨。而这一切都是2009年天量信贷、全球性货币宽松 所必然会招致的结果。接下来,一旦中国进入通胀时代,那么,通胀形势恶化的速度,将明显快于2004年到2008年的那一轮高通胀。
如果按照“货币主义”理论,通货膨胀是一种纯粹的货币现象。那么,中国就不再是会不会发生通胀的问题,而是通胀已经切切实实存在的问题。
由于国内的经济学者或者官员,多是读着萨缪尔森的教科书成长起来的,因此,国内的主流舆论都是从CPI、PPI等指标上来判断通胀的出现与否。按照过往 经验,国内的宏观政策转向必须要等到CPI升至3%左右,决策层以及主流舆论才会真正把通胀当做头等大事来对付。选择这个时机,央行“出其不意”,正是为了遏制通胀于萌芽,值得赞扬。
在2009年初,主流观点的是,只要施行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把股市、楼市炒起来,让“这几笔钱”拯救中 国经济就可以了。在股市有跌破1600点的风险、房地产面临崩溃的大背景下,实行货币刺激无可厚非。但到现在,资产泡沫已经高高吹起,通胀预期加速升温,必须开始收紧货币政策了。毕竟,从历史上来看,通过资产价格吹起来的经济体,最终等到资产价格泡沫刺破以后,其结果都是非常悲惨的。
(作者:倪金节 系中国人保资产研究部客座研究员)
免责声明:上文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并无义务对其原创性及内容加以证实。对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或图片)的真实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参考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制作、转载、同意会员发布上述内容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认可、同意或赞同其观点。上述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决策之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对上述内容有任何异议,请联系相关作者或与本站站长联系,本站将尽可能协助处理有关事宜。谢谢访问与合作! 中钨在线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