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产业:政策和创新“双轮驱动”
12月7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这一会议也被称为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 化大会。来自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领导人齐聚哥本哈根,商讨未来数年里的全球气候政策。减排指标是此次哥本哈根会议最关键的内容,各国落实减排目标 的时间表及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援助、技术转移等具体问题也都列在议事日程中。此前,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到2020 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将比2005年下降40%-45%;到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将达到15%左右。新能源的开 发和应用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话题。
发展可再生能源是大势所趋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介绍说,2008年,全球对可再生能 源技术研发、产业发展和开发利用(不包括大水电)的投资首次超过1550亿美元,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8亿千瓦,占全球发电总装机容量的7% 左右,可再生能源电力占全球总发电量的5%左右。近年来,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利用成为可再生能源产业的重要力量,光伏电池产量年均增长40%以上。到 2008年年底,全球并网太阳能光伏系统累计安装量达到1900万千瓦,其中欧盟27国的光伏发电装机达到420万千瓦,占其当年新增装机容量的20%, 成为电力供应中不可或缺的力量。有数据表明,全球光伏产业以两位数的增速迅速发展,近10年平均年增长率为40%。
可再生能源是指可以永续利用的能源资源,如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海洋能 等非化石能源。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采取鼓励可再生能源的政策和措施,可再生能源的生产规模和使用范围正在不断扩大。国际能源署(IEA)预计,到2010 年,全球新能源市场产值将达6250亿美元。
业内专家称,我国在发展3大主流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的过程中,应将 太阳能产业放在第一位,它最适合我国国情。从环境条件看,中国西部大部分地区适合发展太阳能;另外中国人口众多,类似于欧洲的购电补偿模式也非常适用。近 几年,我国太阳能电池已经实现大规模化生产,产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一,硅锭及硅片、太阳能电池组件以及光伏系统部件的生产近几年飞速发展。2008年,我国 太阳能电池产量达到2570MW(含50MW薄膜电池),与上年的1100MW相比增长了83%,市场占有率也由27%增长到了31%,全国太阳能电池销 售收入超过600亿元。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
加强政策驱动时不我待
尽管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迅速,却是“墙里开花墙外香”,国内市场迟迟难以启动影响了 整个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启动国内光伏市场、拉动内需不仅是我国发展光伏产业的重要途径,也是发展可再生能源的积极有效的办法之一。2005年我国通过了 《可再生能源法》,并于2006年1月1日起实施,明确规定了“上网电价”和“全网平摊”的法规条款。但法规的实施细则尚不到位,对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还没 有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由于缺乏政策扶持,光伏发电成本目前还远高于常规能源的发电成本。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王斯成表示,2008年6月以后,全国范围内每千瓦时征收0.2分电力附加费用于可再生能源的电价补贴,全国每年可征集大约40亿-50亿元的电力附加费用于2006年以后建成的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
2007年、2008年我国太阳能电池产量的98%出口,主要是目前光伏发电的成本太高,影响了其在国内市场的大规模推广。他呼吁,各省应出台光伏产业发展规划,把激励政策和《可再生能源法》用好、用足。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国务院参事石定寰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以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不少鼓励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的政策,这些政策对启 动应用市场起到了良好的引领作用。他同时表示,国家要在基础性的工作上下工夫,比如目前资源的评估工作做得很不够。资源的评估工作除需要进行大量的基础设 施建设外,还要做很多地质勘探工作。如果要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的话,需要把各地的资源情况按照有关的建设、发展要求等做出全面评估,这才能有效地确定本地 区规划应用新能源的规模和水平。
他还表示,标准化的工作也要跟上,应加快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系统的标准体系,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和健全检测机构。另外,国家应该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在新能源领域还没有一个像样的国家级研究机构,这说明我国还缺少一个长远的、战略性的、强有力的基础研究队伍。
企业创新发展至关重要
在外部环境逐渐改善的基础上,新能源产业真正发展还需要企业不断增强综合竞争力。对于我国新能源产业来讲,不但要保持价格优势,还应培育质量、产业链优势。
以光伏产业为例,成本是影响光伏应用的瓶颈。石定寰告诉记者,要降低光伏发电成本,就必须依靠技术进步。企业应通过技术升级,提高现有产品的转化率,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另外要通过产学研合作,不断研发新的产品,为下一代产品打好技术基础,做好技术储备。
使传统能源、新能源和信息技术相结合,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这也是促进节 能减排的一个新思路,新奥集团提出的“智能能源”就是将系统能效技术与IT智能技术有机融合的新产业。近日新奥集团宣布与IBM公司合作,携手开拓能源服 务创新业务。新奥集团董事局主席王玉锁表示,智能能源产业不仅能促进能源产业和IT产业的协同发展,还将成为从根本上实现我国节能减排目标、推动国家产业 升级的重要手段。
免责声明:上文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并无义务对其原创性及内容加以证实。对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或图片)的真实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参考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制作、转载、同意会员发布上述内容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认可、同意或赞同其观点。上述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决策之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对上述内容有任何异议,请联系相关作者或与本站站长联系,本站将尽可能协助处理有关事宜。谢谢访问与合作! 中钨在线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