钨矿总量平稳 钨品出口受控 效益增幅回落(下)
——2007年钨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综述与展望
作者:刘良先
2007年钨工业经济运行状况分析与展望
产业政策环境分析
2007年,从紧的货币政策频频出台,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压力不断上升,钨品出口关税调整政策措施频繁加压,钨业产能继续扩张,钨行业经受了严峻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和经营环境的考验。
国家有关部委和各级地方政府继续打击非法钨矿开采,整顿和规范钨矿开采秩序,控制开采总量。国土资源部下达2007年全国钨精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为59270吨(WO365%吨),比2006年增长0.36%。其中:主采钨总量控制指标54810吨,与2006年持平;综合利用回收钨指标4460吨,比2006年增长4.94%。
商务部下达2007年的钨及钨制品出口配额总量折合金属量为1.54万吨,比2006年下降2.53%;
1月1日起,继续执行对钨及钨制品实行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涉及产品有钨砂(禁止出口)、仲钨酸铵、偏钨酸铵、三氧化钨、蓝色氧化钨、钨酸、钨酸钠、钨酸钙、钨粉、碳化钨、未锻轧钨、钨废碎料;
1月1日起,对部分原料级钨品出口开征暂定关税5%-15%。其中,氧化钨、APT、碳化钨、钨粉、未锻轧钨出口暂定关税5%;废钨碎料出口暂定关税15%;钨铁、硅钨铁自2006年11月1日起已开征10%出口关税。这是继2006年9月15日取消原料级钨品退税后,国家再次对钨品出口重拳出击,也导致了年初钨品出口价格的小幅下滑;
1月1日起,国家发改委发布第94号公告,实施钨行业准入条件;
4月12日起,钨开采许可证审批权限上收,凡申请钨、稀土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以及申请扩大勘查、开采范围的,一律由国土资源部负责办理;
6月1日起,调高暂定关税税率,硅钨铁由10%调到15%;
7月1日起,取消钨酸、蓝色氧化钨、偏钨酸铵、钨酸钠(钙)、钨混合料、其它钨酸盐和其它钨的氧化物及氢氧化物等10个品种的出口退税,调低钨丝和其它钨制品(包括硬质合金)的出口退税从13%降低到5%;
7月1日起,实施新的福利企业税收政策,对于安排残疾人的单位,实行由税务机关按单位实际安置残疾人的人数,限额即征即退增值税或减征营业税的办法;
8月1日起,钨矿石资源税税额标准调高,三、四、五等钨矿山由每吨0.6元、0.5元合0.4元调高到每吨9元、8元和7元;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钨产业政策的密集出台,不断加强对钨矿开采和钨品进出口的管理,已出台的一系列有关钨品进出口贸易和钨矿开采的宏观调控政策,彰显了政府对钨战略资源出口和钨行业管理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从短期看,将给钨品出口带来影响;但长远看,逐年减少钨品出口配额,是鼓励钨产品结构调整,限制中低档钨品的出口,抑制钨初级冶炼加工盲目投资的重要措施。从出口退税到降低退税、取消退税、征收关税的出口关税政策的逐步调整,是从鼓励钨品出口到限制钨品出口的重要政策转变,是大势所趋,也是国家减缓外汇储备过快增长、调整进出口产品结构,促进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决策。中国钨业协会认真宣传、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在制定行规行约,加强行业自律,联系政府,服务企业,分析研究钨行业发展问题,及时发布市场信息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并积极向有关部委提出有关钨品进出口贸易、行业准入和总量控制的政策建议。
企业经营形势分析
2007年,无论是钨开采企业,还是钨冶炼加工企业,经营成本均有所上升,企业经济效益增幅普遍出现回落。
钨矿山近几年摆脱亏损局面并获得良好收益,但为使矿山延长服务年限,环境保护、生产技术投入、深边部探矿和基础设施投入加大,钨矿开采成本不断上升;深部开采及矿石平均品位下降,原材料价格上涨也使得成本增加;同时,新的财税政策、从紧的货币政策、职工福利待遇的提高和企业用工制度的改变等都增加了企业经营的资金使用成本、管理费用和生产成本。
2007年,人民币对美元持续升值,出口关税提高,增加了钨品出口成本,影响到钨品进出口贸易企业的盈利能力。
钨市场价格持续2年的平稳运行,继续刺激了钨开采量的增长,而钨品出口受限,导致国内外钨市场价格出现下滑走势,影响了钨行业的整体效益。
钨市场竞争分析
2007年进口钨丝比出口钨丝价格差距有所扩大,总体钨品进出口价格的差距仍然较大,与国外先进的钨工业相比,中国钨工业亟需进一步加快产品的优化升级、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钨冶炼加工技术和产品、提升企业的资本运作实力、树立国际化的管理理念、建立全球化的营销网络、切实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钨企业规模小、数量多,产业集中度不高的现状虽有改善,但尚未得到根本改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以仲钨酸铵、氧化钨、钨粉、碳化钨为原料生产门类齐全的高端硬质合金耐磨零件、刀片、刀具以及高档钨丝、钨材等产品,建立全球化生产销售体系和网络,通过收购、兼并等方式,立足和巩固国内市场,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加快国内资源整合的进程,推进国际钨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集生产、科研、销售、投资为一体的集约化、资本化、国际化的大型钨企业集团,已成为中国大中型钨企业做强做大的紧迫战略课题,钨精深加工领域中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市场竞争将越来越激烈。
钨市场供需分析与2008年钨市场展望
2007年,国内经济稳定、高速增长,拉动了钨需求保持稳定的增长;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控,从紧的货币政策,降低了货币的流动性,增加信贷成本,有利于抑制钨行业的投资过热,减缓钨开采总量的扩张,控制钨市场供应量的增长;随着钨业的整合进程的加快,上下游企业的产业链不断延伸和贯通,钨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的日臻合理,行业信息的灵通快捷,供需双方信息的不对称性大为减少,投机贸易的运作空间缩小,有利于钨市场的理性化运作;钨企业的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得到提高,市场运作能力和抵御市场、政策风险的能力有所增强。这些都有利于保持钨市场的供需平衡,稳定钨市场价格。
钨品出口配额的进一步减少,钨品出口关税的不断调控,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压力持续上升;新建、改建、扩建的钨开采项目的相继投产,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市场的钨精矿供应量,未来钨资源的探获、整合和综合开发利用,带来了供应量增大的市场预期;钨冶炼能力的进一步扩张,造成钨中间产品的钨原料需求远大于钨精矿的供应,而后端钨深加工消化能力有限以及价格提升缓慢,造成钨中间产品的供应大于钨深加工对钨中间产品的需求;这些因素将影响到钨品出口价格和国内钨精矿价格的进一步提升。
2008年,政府换届、北京奥运、上海世博的临近,与钨品消耗直接相关产业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继续推动国内经济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是支撑钨需求保持稳定增长和钨市场价格保持平稳运行的良好经济环境,但钨产业在继续享有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机遇的同时也面临宏观政策调控效应和钨开采总量增长带来的风险,钨冶炼产品市场的竞争将更趋激烈。
钨市场价格的稳定,钨开采总量控制是根本,钨后端产品提升技术、价格和竞争力是关键。1月10日以来,钨矿企业遭受严重的雨雪冰冻灾害,矿山企业恢复重建,已停产1个多月,钨精矿产量锐减,钨市场价格高开上扬,有利于推动全年钨精矿价格的稳定,预期全年钨市场价格将继续保持总体平稳,小幅震荡走势。
免责声明:上文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并无义务对其原创性及内容加以证实。对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或图片)的真实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参考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制作、转载、同意会员发布上述内容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认可、同意或赞同其观点。上述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决策之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对上述内容有任何异议,请联系相关作者或与本站站长联系,本站将尽可能协助处理有关事宜。谢谢访问与合作! 中钨在线采集制作.
|